数据显示,在国庆期间,美国CBOT大豆、玉米、豆油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据来自媒体的消息称,美国有关方面正在采取行动提振美国对玉米乙醇和大豆生物柴油的需求。
据悉,自去年7月份以来,美国农产品出口市场遭受重大打击,导致超过个农场破产,其年财年农产品的出口量更是创下了自年以来(39年以来)的最差水平,虽然美国先后两次分批对农户进行补贴,甚至追加弃耕补偿,但不少农户今年仍被迫转行、出租土地。
从全球贸易来看,最新数据显示最近我国加大了美国大豆的采购力度,但仍远远无法和年同期进口数量相提并论。此外,日本承诺的将向美国购买万吨玉米也是迟迟未见兑现。
若此次重启生物燃料计划能够重启,其影响力无疑将比之前对农户追加弃耕赔偿金更大。
历史资料显示,在本世纪初,出于对能源储备的担忧,加上技术的突破,全球兴起一股生物燃料替代潮,进而促进粮食需求量的大增,全球粮价出现大涨。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为豆油市场,国内豆油价格一度飙升至元的水平,并最终引发了年全球粮食危机。
此后,各国开始对生物燃料的发展降低了支持力度,部分国家采取了限制措施。但现在看来,随着经济、技术及环境的变化,生物燃料近两年已经有了重启的势头。
目前,生物燃料能否进一步获得支持的最大障碍来自国际原油价格,但最大的支持则是来自环保压力。
近两年全球环保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欧盟地区则是当前生物燃料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但其主要原料为菜籽油,巴西则是以甘蔗为主的燃料乙醇,东南亚地区则主要为以棕榈油为主的生物柴油,中国则集中在玉米燃料乙醇方面,而美国则是玉米燃料乙醇和豆油生物柴油。
自年之后,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在生物燃料的支持力度方面有所减弱,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生物燃料的支持力度则继续加强。
而目前这一状况或许迎来改变。
此前,我国15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发改能源〔〕号),提出要在年实现乙醇汽油全国基本覆盖。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为万吨/年,而目前国内汽油用量约为1.3亿吨,按照10%的添加比例计算,若要在年实现全国基本覆盖,燃料乙醇的需求量约为万吨,缺口达万吨。
更多数据显示,美国和巴西燃料乙醇年的产量分别达到万吨和万吨,位列世界前两位,两国的产量累计占世界总量的八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