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州探索四位一体大豆产业发展模式丨闯 [复制链接]

1#

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全国推广;大豆蛋白产量占全国40%以上,并出口至96个国家和地区;禹王集团被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盛赞为“中国的豆王”……近年来,德州大豆产业频频交出亮眼成绩单。

大豆振兴计划,可以追溯到年中央一号文件。早在年,以国家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为契机,德州便开始探索大豆产业发展模式。多年来,聚焦重难点、抓住关键点,德州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集成创新举措,勇闯种植关、效益关、发展关,培育大豆全产业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禹王集团丰富的大豆产品让参观者称赞不已(资料图)。记者王志伟摄

突破种植关

“玉米不减产,大豆又白捡”

“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这是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一句话。其中提到的“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即是最先在德州推广的成熟模式。今年,农业农村部决定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这一技术。

德州地处黄淮海大豆优势产区,大豆种植历史悠久,为我国大豆原产地之一。种植面积曾达多万亩,此后,受多方因素影响,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近年来,稳定在5万亩左右,且种植面积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扩种大豆,并不容易。德州探索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密切合作“四位一体”大豆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利益共同体,解决技术、销路难题,提高农户种植意愿。

在“四位一体”大豆产业发展模式中,政府出资金、出政策;高校院所出人才、出技术;企业包销路;新型经营主体负责规模种豆,既提高地方抓豆积极性、又调动起农民种豆积极性。

市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大豆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建立大豆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牵头推进。

种植端,市县两级把大豆种植面积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探索对照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开展督查、奖励,将种植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政府牵线企业,发展订单种植,解除豆农后顾之忧。

研发端,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在政府主导下,企业、高校院所多方参与,开展产学研攻关。

决策者的决心,要转化成农户种豆的高涨热情,必须提高种植效益,让农户有钱赚。成熟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即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年,我市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5年来,瞄准大豆从种到收的系列难题,在品种选择、间作模式选择、播种、机械收获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

“德州推行两行玉米与四行大豆间作,能最大限度发挥边行优势。与玉米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平均亩产至公斤,大豆亩产80至公斤,每亩增收多元。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大豆又白捡。”德州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高凤菊说。这一模式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等知名专家认可。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成熟,破解了粮油争地矛盾,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对农户来说,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收益,使大面积扩种大豆成为可能。”

依托“四位一体”大豆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今年德州将发展3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

专注效益关

精深加工追着市场跑

“提起咖啡豆,大家会想到哥伦比亚;提到大豆,你是否会想到中国?”这是山东禹王集团董事长刘锡潜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认为,打造民族大豆品牌,才能保持中国大豆产业的独特性、竞争力。

我国大豆进口量长期居高不下,年突破1亿吨,自给率不足20%。如果中国大豆无立足之地,不仅危及大豆种植户的利益,更严重的是,一旦成为“卡脖子”问题,中国粮油安全将无从保障。

高凤菊表示,中国大豆、进口大豆含油量均在20%左右,但中国大豆蛋白含量要高出1至4个百分点,非常适合大豆蛋白加工。

多年来,以禹王集团、谷神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企业,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坚持以食用蛋白为主的发展战略,德州大豆深加工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形成明显优势。

大豆蛋白市场竞争激烈,德州能占据一席之地,原因是相关企业始终跟随市场脚步,与顶尖高手较量,把精深加工产品做到当下最好。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大豆蛋白生产企业因为没有合适的原料而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禹王集团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发低温脱脂豆粕技术,解决了蛋白原料功能性差、蛋白收率低两大行业痛点,使蛋白分离得率提高11%,成本每吨降低0元,挽救了以豆粕为原料的国内大豆蛋白加工行业。

当时,某跨国粮油企业在国内布局大豆蛋白产业。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做不出符合其要求的豆粕,执意上马低温豆粕生产线。然而,多次对比后,该企业发现无论出品率还是品质,自己的产品都差很多,而且生产成本比禹王的产品售价还要高。其生产线运转不足一年,便停产,转而购买禹王豆粕。

回首来路,禹王集团始终在与行业顶尖高手较量,把产品做到当下最好,实现突围、生存、发展。今天,禹王集团在全国做到七个第一:低温豆粕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大豆蛋白产销量全国第一、质量稳定率全国第一、投入产出比全国第一、知识产权自主率全国第一、设备自主化率全国第一、环保指标全国第一。

追着市场跑,做当下最好产品,也是谷神集团的坚守。其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欧盟、东盟、中东等96个国家和地区,并在荷兰、日本、美国建立研发、贸易分公司,完成38个国家的国际商标注册。

从最初做油脂产业,到生产豆粕、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德州大豆深加工产品始终紧跟市场步伐,实现迭代升级。目前,全市有大豆加工企业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大豆能力7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5.49亿元,税收1.96亿元,出口创汇1.45亿元。

攻坚发展关

全链条升级“提身价”

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

振兴大豆产业,国家释放的信号越来越强烈,大豆产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德州如何抢抓机遇扬优势,谋求更大发展?

去年11月,德州印发《关于加快全市大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探索从种植、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到最终消费全程“不断链”模式,提高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和效率。

孙丰勇表示:“产业链越长,大豆的附加值越高;产业链越向高端攀升,产业体系就更强壮,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大。”

支持大豆全产业链发展。我市设立5亿元基金,在大豆种植、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发展用地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措施。

《意见》提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育繁推示范区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元/亩的种植补贴;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农机给予财政补助。

建设大豆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园,是发展大豆产业,重点实施的8项任务之一。《意见》明确,支持县市区建设非转基因大豆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园,对符合当地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豆加工用地,市、县级政府优先纳入土地供应计划。鼓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用于大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

唐仁健表示:“民族大豆,没有后加工、精加工、深加工是发展不起来的。”大豆压榨后,油脚提取磷脂,豆粕提取蛋白,豆渣提取多糖、膳食纤维……一粒小小的大豆,吃干榨净,能“变身”70余类百余种产品,“身价”也几百、几千倍地增长。以大豆多糖产品为例,其原料是每吨80元的豆渣,“变身”多糖,市场价可达每吨12万元以上。

大豆利用,关键是吃干榨净、梯次利用。“我们以大豆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园为平台,集聚资源技术,形成龙头带动、品牌集中、品类齐全的加工体系,形成全产业链生态圈,进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孙丰勇说。(记者邓静通讯员张洪星白聪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