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商业车险理赔 500元以下私了更划算
驾车时不小心把车子小刮小碰了,一些车主有保险却不报,宁肯自己掏腰包修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来年车险保费与上一年度出险理赔次数挂钩,理赔次数多了就会导致来年保费上涨,有时遇小刮小碰选择自掏腰包修车反而更划算。 那么,究竟出多大的事故报案理赔才划算呢?近日就此咨询了车险方面的相关专家,算了一笔明细账。费率浮动 只与事故次数挂钩 年初的时候,市民林女士驾车在市区拥挤路段行驶时,不小心与一辆摩托车发生轻微刮擦,车身留下一道划痕。初次出险的林女士,当时没多想就打向保险公司报案了,最后保险公司赔了250元。 最近她到保险公司续保时,却被告知由于之前她的车已经报案理赔了一次,不能再享受与上一年度“零报案”相当的保险优惠折扣。经过计算,保险公司报出的保费额比上一年度多出了近500元。 “找保险公司赔了250元,结果现在去续保却增加了500元保险费用,简直不划算。”林女士懊悔不已。 泉州一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像林女士这样的“小事故”选择找保险公司理赔是很不划算的。因为保险费率浮动与事故理赔次数挂钩,与理赔金额无关。譬如有些车主上年出险5次,但每次都是200元的小额赔款,车险保费却不能享受折扣优惠;有些车主上年只有一次大事故,理赔金额1万多元,却仍可享受优厚的折扣,这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公平。 业内专家对此的解释是,“只有次数才最能代表车主的谨慎程度,即只注重次数,不注重理赔金额,引发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才可能降低,因为没有人会故意将损失扩大化。” 那么对于像林女士这样赔偿金额较小的事故,到底要不要找保险公司?对此,走访了泉州多位保险公司业内人士,他们建议,出于控制出险次数和减少麻烦等方面考虑,理赔金额较小的事故选择“私了”未尝不可,但是如遇到较为复杂、理赔额相对较大或者是有后续赔偿风险的事故,则应及时找保险公司,按正常的理赔流程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理赔次数并不等同于报案次数。“如果报案、定损后车主不去赔付,依然不算理赔。”人保财险泉州支公司蒋勇说。所以,不少车主在发生事故后,选择出险报案,但在定损完毕之后又迟迟不理赔,或是干脆自己放弃理赔。500元以下理赔 私了更划算 业界人士告诉,目前福建省私家车商业险保费也采用与理赔次数挂钩,(详见附表)为防止第二年保费上浮,究竟金额多少的事故才“值得一赔”? 太平洋财产保险泉州中心支公司销售管理部万经理举例说,一辆15万左右的私家车,第二年起商业险正常投保保费(车损,三者,盗抢,玻璃,不计免赔)未浮动前标准保费7000元左右,如上年未出险,保费可7折优惠为4900元,如果再通过电销渠道可再优惠八五折,保费为4200元左右。如果上年出险理赔一至二次,则保费上浮7000×0.7695×0.85=4578元,保费相应会上浮7.7%,增加400元左右的保费,所以她建议,如果是在一个保险年度内首次报险,维修金额在500元以内的单方或双方事故,不如不找保险公司,自己私了来得划算。如果在同一个保险年度内,已有过一次赔付行为,第二次出险时则不必考虑维修费用额度的限制,因为出险1~2次的上浮折扣系数是一样的,当然维修费用越高,理赔会越划算。而出险理赔3~4次的情况,间隔上浮比例也近8%,保费也是在500元以内,所以她建议都可以按500元的赔付限额来考量。 车险理赔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说,一般单方事故维修金额都不会大,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是否进行报案理赔。 另外万经理特别强调,车主还应注意及时续保,因为交强险脱保3个月,商业险脱保半年,保费浮动费率都必须按新车计算。而商业险只要脱保3个月,费率系数也必须按出险1~2次的费率折扣计算。 不过,以上只针对商业险,即单车事故赔付。一旦两车或者多车相擦,就会涉及交强险。目前,交强险保费全国统一为每车每年950元。交强险的费率浮动也是跟事故理赔次数挂钩,如果1年没有理赔记录,可以享受9折优惠;连续两年没有理赔记录,可享受8折优惠;连续3年没有理赔,可享受7折优惠,但是只要上一年度有一次理赔,就不能享受保费折扣优惠。(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