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葫芦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议 [复制链接]

1#

葫芦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议


2012年10月30日葫芦岛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多年来,特别是《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颁布以来,市*府和检法两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加强行*监管和依法打击犯罪,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保障和能力相对滞后,有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我市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仍然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全面推动一府两院切实加强此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特作出如下决议:


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各级*府及有关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等有关*策规定,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一是完善监管体制。各级*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力度。建立健全市*府食品安全工作联席会制度,发挥其统一协调的作用,按照分段监管原则,科学界定并调整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着力解决监管空白、边界不清等问题,形成完整的监管链条。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务公开制度和奖惩约束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府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对食品安全监管不作为行为进行严格问责。二是形成协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在*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各司其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要结合各自实际,适时制定与之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和食品安全重点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推行跨部门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形成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应急处理等联动机制;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执法的密切协作,发现问题迅速调查处理;推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检验检测互认和监管执法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强化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支持配合;健全行*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从严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三是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坚持打击、规范和引导相结合,加大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治理力度,督促生产经营企业强化责任意识,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健全管理体系,把好质量安全关。抓紧推动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二、突出监管重点,切实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1、着力加强食品源头的监管。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管理,严防不合格农畜产品流入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要加强农药残留、畜禽及水产品违禁药物检测监控,重点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畜禽及水产品等进行专项整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加大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和污染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


2、重点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合理设定食品生产经营的准入门槛,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严查整顿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重点加强对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小作坊食品等高风险产品的专项整治。严格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的检查力度,严格控制三无食品流入市场。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防止过期等不合格食品回流食品生产经营环节。


3、突出加强食品消费场所的监管。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制度,加强对食品摊贩、小餐饮单位、小集贸市场、校园食堂、周边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和综合整治,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4、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重典治乱,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坚决取缔制售有*有害食品的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并积极主动配合公安司法机关调查取证,出具鉴定结论。严禁罚过放行、以罚代刑,确保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公检法部门要建立司法联动机制,对因公务人员失职、渎职、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等行为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审判机关对公诉机关起诉的涉及食品安全案件要快审、快判、快赔,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频发的势头。力争用23年时间,使全市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状况明显改观,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三、强化监管保障措施,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完善食品监管机构和职能,合理配备和充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重点强化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加强监管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规范执法程序,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2、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科学整合食品检测检验资源,完善检测检验手段。特别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推动标准有效实施,积极探索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3、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强化食品的风险评估,加快建立覆盖食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污染源、有*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检测等风险监测体系。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有害物质的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技术仲裁能力,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追根溯源、及时处置,及早消除隐患,努力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对食品安全事故及时实施查处,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四、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食品安全工作强大合力


1、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公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科学素养,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2、强化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支持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构建群防群控工作格局,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