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发挥商会职能助力会员企 [复制链接]

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七月的内蒙古草原,天朗气清、绿色流淌。31日,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组织、80家会员单位参与的企业家赴和林格尔新区企业集体参观考察活动启幕。这是今年新冠疫情以来,鄂尔多斯商会首次组织的参观考察活动,活动旨在增进会员之间交流、拓展企业家视野、增进了解和加深友谊。

本土企业拿下多项世界唯一

“这是年中标中国中铁的项目,其实传感器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里,传感器信号是无法传出来的,而我们于年研发出世界首创的混凝土结构件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护系统,有效解决了混凝土结构件内部数据实时采集的技术难题。”在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当家人吴葵生临时客串起了解说员,“有了这样的技术,将为所有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码头等提供温度、湿度、压力等实时数据,以达到对混凝土结构件的全生命周期全程监护。

诞生于年的显鸿集团8年磨一剑、用实力创造了多个世界唯一,诠释着“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奇迹——年,显鸿科技与香港理工大合作,自主研发出世界首创的双层双色“纳米抗擦墨技术”,纳米功能墨系列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年至年,以显鸿智能商业系统(iiBS)为核心的互联网+工业标识阶段;年至今,构建物联网标识产业链闭环,提供一体化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纳米抗擦墨、喷码机、激光打码机、物联网智能商业系统(iiBS)、大数据洞见、智慧电网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大脑,一项项高精尖技术的成功攻克、冲击着人们对本土企业的固有认知,清晰勾勒出显鸿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凡之路。

“最简单的是建筑水电暖的地下检测,如果将我们的超微功耗传感芯片绑在下面,信号会自动传出来,而且使用寿命可达10年。”谈及这些年的科技创新之路,吴葵生直言,“其实科技创新太难了。”

“作为一家纳米新兴企业,目前我们的发展在国内仅次于依玛仕、多米诺和伟迪杰这三家老牌企业。”在现场,陪同参观的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识事业部总经理章旭东介绍,我们最核心的产品是“纳米功能墨系列”和以“蒙芯”为代表的物联网芯片。

依托“蒙芯”核心技术,显鸿科技研发出各种智能无线传感器及多种特殊功能封装的RFID系列产品。目前,主要涉及震动、位移、温湿度等各类情境在线监测。

在章旭东看来,如果说做软件、肯定是华为领先,做AI视频、当属海康威视,但华为和海康要么做软件不做硬件,要么做硬件不做软件,而我们则布局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综合能力最优。

一位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人士透露,实际上显鸿科技主营业务为标识行业,也就是纳米功能墨系列产品,年,该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5亿元,而其布局的南北方物联网事业部、工业互联网则收入不多。

不起眼小草撑起大产业

“这面是植物标本墙,西起阿拉善,东到呼伦贝尔,里面收集了多种、多份各类植物标本。”在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草博馆”展厅,一位讲解员如数家珍,“大家看这标本的大小,西部由于降雨少,标本就小,越往东部年降雨越多,标本也就越大。”

在这个展厅,敕勒川生态修复、阿拉善荒漠化治理、锡林郭勒乌拉盖沙化基地、科尔沁沙地飞播治理及扎赉诺尔百年矿区修复等成果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内蒙古的“山水林田湖草”不同环境治理生态,在这里都有鲜活实践。

走出“草博馆”,步入蒙草种质资源库,在这里各类玻璃器皿、容器整齐陈列着数目庞大的种质资源,一些种质资源甚至可在低温冷库条件下储存10年。

置身种质资源库、不禁让人惊叹,平时不起眼的一株株小草,竟有如此多的学问,而根植于草原沃土的蒙草集团,居然能将这一株株的小草做到极致,令人心生敬意。

原有建筑生态或迎变革

地处和林格尔新区的内蒙古中朵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首家智能化建筑装配式企业。中朵远大以“敬业、利他、精进、厚德”为企业使命,力争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这是‘三明治’式保温墙,它的特点是保温板被压在了中间、同时连接处是通过高强度螺丝固定完成,就像搭积木一般。”

“这是在我们钢材车上生产的,它的平整度特别好,直接在上面刮腻子就行,而且所有外墙都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永远不会脱落……”

在中朵远大生产车间,该公司董事长、总裁薛海明介绍,目前,我们服务的大型企业有万科、绿地及恒大等。这样的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已是主流。如日本、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内是从年推广,目前已遍布北上广、京津冀等一线城市,内蒙古这边包头政策好、支持力度大。

“装配式是工业化、标准化的一种体现,年,我们产值是多万,今年预计完成产值1亿元。”谈及年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中朵远大和林格尔工厂厂长孟凡龙表示,目前销售以大的政府项目、地方重点客户为主。

对于逐渐兴起的装配式建筑模式,有专家表示,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将深刻影响建筑行业原有业态、带来整个行业的变革。就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发展而言,仍面临成本偏高、运输费用高企等诸多弊端。

“到了10万平方米就与传统建筑持平了,也就是说10万平米是一个平衡点,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是生产需开模具。另一个降成本的办法是运输距离不宜太远,两三百公里最经济,否则运输成本就高了。”孟凡龙如是说。

肩负传承马文化光荣使命

“这匹马叫‘鸟王’、属温血马,年出生在比利时、今年7岁,是目前我们这里最贵的一匹马、价值多万元。”

“这两匹是‘汗血宝马’,产地为土库曼斯坦,每匹价值多万元。汗血宝马不是人们理解的出汗像流血一样是红色的。而是它的皮很薄,当马剧烈运动出汗时,就能清晰看到鲜红的血在马的血管里奔流……”

7月31日,在位于和林格尔县盛乐镇的内蒙古奥威蒙元马文化旅游区,一位讲解员正卖力地向前来参观考察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的企业家们介绍着马厩里的一匹匹“宝马良驹”。

现在中心有进口马80多匹,蒙古马多匹,全年仅马的饲草料钱就得多万元。像一些名贵进口马匹,“伙食”更是精致:有燕麦、大豆、胡萝卜、鸡蛋和色拉油等,每顿要85元,一天三顿近元。

“这是马的洗澡间、这边是烘干间,也就是马洗完澡后要到这里来烘干。”这位讲解员透露,马产业这个行业,全国有2余家俱乐部、最缺的是马术专业人才、比如兽医、钉掌师、骑手和教练员等。

“不算进口马的价格,一匹马进口、光运费就得十几万。”在内蒙古奥威集团总裁姜威看来,马产业这个市场其实很大,目前马产业正处在上升阶段。我估算了一下、全国有多家俱乐部,如果每年每家俱乐部更新5匹马,每年就是00多匹,如果每匹销售价按00元估算,就是10个亿。

“目前马产业面临诸多制约、发展比较艰难,但内蒙古作为马背民族,传承、传播好马文化,将蒙元马文化推广出去是我的使命。”回想结缘马产业这风雨兼程的30多年,内蒙古奥威蒙元马文化中心董事长姜永革信心满怀,我始终坚信这个产业未来一定会腾飞起来。

当天的参观调研活动,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赵万胜主持,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会长戴连荣致辞,新当选的常务副会长姜威、副会长薛海明发表就任讲话。与会企业家一致表示,此次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组织的活动质量高、内容丰富,既拓展了企业家视野、又增进了会员企业之间交流、合作,意义深远。(义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