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大豆价格持续下滑,为何还在继续进口大 [复制链接]

1#

提要:大豆价格持续下滑,为何还要大规模进口大豆?

我国大豆价位从年年初的1.75元每斤到如今年四月份的1.72元每斤,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价位没有上涨甚至还有所下滑,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少网友感到好奇的是,大豆价位越来越低,反而大豆进口量却越来越多,究竟为何?科学兴农认为国内大豆短缺是根本性原因。下面针对这一问题简单地谈一下。

国内大豆短缺

目前我国年产大豆量万吨,进口大豆万吨,共计国内年度消耗量在1.1亿吨左右,对于当前这样一个现状单单依靠我国国内的大豆生产是肯定无法满足的,而且根据我国可耕地计算,生产亿吨的大豆我国的可耕地需要拿出7-8亿亩的耕地,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否则的话,国内将面临着水稻或者玉米大面积进口,显然这并不是我们的初衷。

为解决国内大豆短缺性问题,进口大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从进口大豆的用途看,榨油和豆粕饲料两大用途,油脂是我国当前需求的重点,而饲料养殖的肉制品同样是我们人类的需求,归根结底进口大豆还是被我们人类所吃掉,当然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减少油脂摄入以及肉制品摄入量,从这两方面减少我国大豆需求,对此当然是一个可以,但是您觉得国人能够答应吗?

因此为解决国内大豆短缺性问题,即便是在对国内大豆价位形成冲击的情况下,依旧迫不得已的继续进口大豆,毕竟关系到了国人饮食及健康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抛开我国对于大豆需求的这一实际需求,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也没有理由再拒绝外国大豆进入我国。大家知道我国玉米库存在去年高达1.8亿吨,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依旧不会拒绝国外玉米的到来,年度进口配额的万吨玉米也都排满,而且像小麦、水稻这样的大作物也同样每年有不少的进口。

进口农产品固然会对我国的农产品造成一定的价位冲击,但是在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我国的农产品价位也确确实实的在同国际接轨,毕竟世界同产品之间的流动性更强了,价位差异也更小了,而像我国农产品来说由于价位本身比国际农产品略高,因此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也有所谓狼来了的说法,大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无法拒绝国外大豆的进入,只要奋斗自强,从体制、到产品研发、产销各个环节入手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才能够使得我国农产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否则的话,受到冲击还会依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