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提高,推动大豆种植产业的 [复制链接]

1#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延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大豆在延边种植业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1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概述

大豆在我国拥有久远的种植历史,各地区结合各自的地形地势、耕地水肥条件、品种优势、栽培技术、气候条件等,总结出了各具特色的大豆高产种植技术。采用高产种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肥、积温、降水、土壤肥力和品种优势,较为显著地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大豆品质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当前,适合延边地区的大豆高产种植技术主要有垄上双行种植技术、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两垄一沟种植技术等。每种种植技术对应不同的栽培地区,也各具增产优势。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适用于大豆植株较矮的品种,种植时起大垄宽垄,在垄底深松,在垄侧施肥,并在垄台上合理密植,从而有效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植株密度,并充分利用光、肥、水要素,提高大豆产量。而两垄一沟种植技术有利于大豆抵抗干旱,因为大豆植株间的空隙较大,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能,在有利于大豆根系吸收营养的同时减少植株间对营养成分的争夺,从而提高干旱条件下的大豆产量。下面,将结合大豆垄上双行种植技术,介绍大豆高产种植的各项要素。

2大豆垄上双行种植技术要点

大豆垄上双行种植技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种植技术,适用于延边地区大部分的大豆种植区域,对大豆产量和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种子处理

(1)选种。去除有病、受虫害的籽粒,挑选颗粒饱满、颜色鲜黄的种子。要求纯度达到98%以上,含水量低于13%,催芽试验发芽率达到95%以上。

(2)晒种。播前3d~5d,选择晴好无风的天气,把种子均匀摊在干燥向阳处晾晒,每天翻动1~2次,晒2d,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使种子早发。

(3)拌种或包衣。没有包衣的种子可用35%的甲基硫环磷乳油配合使用钼酸铵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提高出苗率。大豆有专门的种衣剂,其成分多为含有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等杀虫杀菌剂,可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地下害虫等。虫害严重的地块进行包衣时要选用含杀虫剂的包衣剂。

测土配方施肥提倡秸秆还田,多施农家肥。秋翻要在耕前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35m3作底肥,使农家肥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增强土壤长效肥力。若用化肥作种肥,每公顷施用氮、磷、钾含量为45%的大豆专用复合肥kg,施于种下5cm处,避免烧种。

适时播种大豆

播种要求5cm土层地温稳定达到10℃,延边州大豆播种期多在5月1日到5月20日,视大豆品种的熟期和农事生产进度而定。在用种量上,要结合耕地水肥条件、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等因素,一般每公顷用种50kg~60kg;早熟极早熟品种公顷保苗为22~24万株,中早熟品种为20~22万株,中熟品种为19~20万株。播种时,采用机械垄上双行等距精量点播,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用。双行间距为15cm,覆土厚度3cm。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补苗。大豆出苗后及时查田。如果缺苗达到10%以上,要尽快用早熟品种补种,以免影响产量。二是除草。播种后至出苗前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可选用81.5%的乙草胺乳油每公顷2L进行土壤喷雾。应推广机械喷药,用拖拉机带动喷药机械,在温度28℃以下、空气湿度65%以上、风速小于3级的条件下作业。喷药时要严格避免重喷,以免产生药害。出苗后,可在2~3复叶期,选用5%精喹禾灵乳油或g/L的灭草松水剂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每公顷用量分别为1.5L、2.5L。

三是中耕。在大豆初花期及时中耕,深度10cm,培土不超过第一片复叶。

四是适时追肥。大豆生育中期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保证植株生长所需养分。五是及时灌溉。大豆初花期,当天气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要进行喷灌浇水,不推荐大水漫灌,以免使土壤板结、肥水流失。当大豆进入花荚期,就进入了大豆需水临界期,如果缺水将导致严重减产,此时遇旱情要及时灌溉,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0%以上。

防治病虫害病

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植株健康生长有显著影响,大面积病虫害爆发时甚至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因此,要做好科学防治病虫害工作,尽量降低病虫害危害程度。大豆常见病害有根腐病、灰斑病、霜霉病等,常见虫害有蚜虫、食心虫等。大豆根腐病是延边地区大豆较为常见的病害,要做好病情监测,及时防治。预防根腐病可用25%甲霜灵按种子重量的0.5%进行拌种防治,也可以使用62.5g/L的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每kg种子用药L。发病初期可使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0倍液按每公顷kg喷施。大豆灰斑病可在播前选用抗病品种,避免重茬。当花荚期发病时,立即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kg喷施进行防治。

大豆发病后要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处理,减少地块病菌数量。大豆霜霉病的发病诱因之一是田间积水,因此,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在大豆落花期发病时,可使用8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倍稀释液喷雾,或交替使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等兑水喷雾。大豆蚜虫一般在7月上旬随着温度上升,数量会不断增加,因此,在这期间要按时开展田间调查,及时掌握蚜虫发生情况。

如果田间植株卷叶率达到2%时,要及时进行防治;防治蚜虫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即使用黄板进行诱蚜杀灭;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可使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按每公顷75mL~mL喷雾;也可以使用10%的吡虫啉1.5kg兑水按每公顷kg进行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对大豆的危害较大,要在卵期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既可达到较好防效,又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当食心虫大量发生时,可采用溴氰菊酯乳油等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35%赛丹乳油1L兑水按每公顷kg喷施进行防治。

科学化控

大豆生育前期因营养过剩易出现徒长,易导致植株倒伏。为保证大豆健康稳定生长,可选择适用调节剂调节营养成分。例如,在初花期配合叶面肥施用-三碘苯甲酸与酒精溶解液,每公顷用55g兑水进行叶面喷施,以矮化植株、壮实豆秆,避免出现倒伏;在大豆生育中后期,如果植株脱肥易引起花荚脱落,可每公顷用15kg尿素加1.5kg磷酸二氢钾兑水进行叶面喷施,提升大豆抗逆性,促进大豆提早成熟。

适时收获

当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豆粒归圆时要及时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大豆品质和降低百粒重,过晚收获则易引起炸荚,造成大量损失。推荐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为4cm左右,要不留底荚,尽量减少收割损失。

3总结:

受进口大豆价格低、当地大豆商品附加值低等因素影响,在一个时期内延边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呈现萎缩状态,大豆产量和质量均有下降。但随着补贴力度的加大,大豆种植面积有所恢复,大豆质量也逐渐提高。因此,要及时推广高产种植技术,不断推动大豆种植产业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