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继大豆战之后,谁又打响了棉花狙击战棉花大 [复制链接]

1#

近期,国际知名瑞典服装品牌HM发表声明,表示不再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其实,棉花大战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新疆棉花“切割”事件持续发酵,由此,蓄谋已久的棉花大战才渐渐浮出水面。

今天我们来聊聊

第一,为什么参与棉花“切割”事件的都是BCI成员,它在棉花大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二,为什么要在棉花上做手脚?

第三,棉花贸易战的打法以及我们的反制手段。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参与棉花“切割”事件的都是BCI成员,它在棉花大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BCI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的简称,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是一家全球性的非盈利国际会员组织机构,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可持续棉花种植项目。但是,他们既不掌握技术也不控制产能,只通过发布报告、授予认证、组织打分评审,参与到严谨的工业体系中。

我们平心而论,这些产业非政府公益组织也确实做过不少好事,比如说抵制雇佣童工、抵制污染。在劳动条件改善和环境上实打实的发挥过正面的作用。但是大量早些年间的非政府公益组织,现在也普遍开始谋求盈利,BCI也不例外,更好棉花发展学会原本是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脱离出来的。

从09年到11年间,每年的募捐金额才60来万美刀,但随着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瑞士基金的介入,BCI迅速发展壮大。到了17年,BCI已经有85个合作品牌和个合作工厂,能够给全球万棉农生产的万吨棉花发布认证。

其实,BCI也并不是新疆棉花“切割”事件的始作俑者,只不过是沦为了博弈的工具。早在今年1月13号的时候,美国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称,将在美国所有入境口岸扣留来自新疆地区生产的棉花和番茄产品。

这一“暂扣令”适用于由新疆种植的棉花制成的原料纤维、服装、纺织品,以及来自新疆的番茄罐头、酱料、和其他番茄产品,即使是在第三国加工或制造的相关商品也不例外。所以,BCI成员HM、阿迪达斯碰瓷新疆棉花的背后其实就是市场站边的结果,那第一个问题我们就有结论了,BCI在棉花大战中扮演着博弈工具的角色。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在棉花上做手脚呢?我们大部分的人认为棉花是用来做服装的,实际上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还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大宗战略物资。一般在两个国家发生贸易摩擦之后,大宗农产品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你比如说,中国进口的美国食用油籽主要为大豆,大豆是中美农产品贸易规模最大的单品,年,我们从美国进口了.4亿美元的大豆,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额的57.9%。

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后,大豆就成为了我们进口金额绝对值下降最大的单品。年自美国进口大豆的金额下降为70.6亿美元,降幅为49.3%。在畜产品方面,美国多年居中国猪肉、猪杂进口来源国首位,不少UP主也提到过美国的约克夏猪,产肉率高,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成本还低,但就是到嘴里不香。这种小洋猪进入中国市场后,国产的成华猪一度濒临灭绝。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猪杂达1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7%,摩擦后下降为5.2亿美元,降幅达56%。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在年的时候,又再次发动了大豆狙击战,大豆价格一路高歌,国产大豆离奇失踪,大豆压榨工厂更是直呼收不起,纷纷减产停工。与此同时,大豆猪饲料价格也在飞涨,极大的抬高了养猪的成本,这个事件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回顾一下。

同样的,棉花也是中美之间重要的贸易品,自年美国进口金额为10.7亿美元,占中国棉花进口总额的12.5%。摩擦后明显下降,只剩下了7.4亿美元,降幅31.4%。所以,这样看来,发动棉花大战也并不意外。

其实早在年的时候,就发生过一次棉花大战,当时我们国家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大约是万亩,比年少了万亩,减幅在10%以上,供需缺口一度达到了两三百万吨,不仅产量下降,质量也有所下降。棉花的衣分率下降到了34%。

什么是衣分率?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棉花里是有棉籽的,叫做籽棉,不能直接用来纺纱。斤的籽棉能够转化成多少斤皮棉,这个比例就叫做衣分率。中国的标准衣分率应该是在37%左右,棉花平均质量下降10%,单产量下降10%,耕地面积减少10%,这看起来多少有点诡异。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孟山都,年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进入了我国市场。由于他抗棉铃虫,因此从年到年,我们的棉花种植中农药使用量下降了50%~60%,使得种植成本下降了25%,每亩产量提高了20%,衣分率也提高到了42%,这个数据看起来非常漂亮,但是这种抗虫棉33B有一个缺陷,前三年都没有问题,涨势喜人。但是三年之后,如果你不继续向它买种子的话,你种出来的棉花就会一代不如一代。一直到年,繁殖出来的棉花比以前传统的还要差。

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棉花缺口。而美国则开始给棉花大量的补贴,补贴率一度高达产值的89%。中国每进口一吨的美国棉花,美国就会给予农民相当于人民币元的补贴,这导致美国棉花的价格比国产棉花低元左右,然后被大量的运往中国的保税区,以很低的价格在中国倾销,使得中国数百万农民面临被挤出国际棉花市场的命运。这种状况一直到年我国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新桑塔6号通过国家审定,在新疆大规模种植之后,我们才算是扳回一局。

所以,这件事的背后其实就棉花贸易战,当然,也可能还附带一些其他的动机,不然为什么要禁新疆的番茄罐头而不是我们内蒙古的牛肉干呢?

所以,第三个问题,棉花贸易战的打法是什么呢?贸易战一般会衍生出五种打法,第一个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关税战”,你敢加五十,我就敢加一百的这种相互竞争性的加征关税。第二是“非传统壁垒战”,除了关税壁垒,还有可能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甚至实施贸易脱钩,相互之间不再进行买卖,断绝贸易往来。比如说,对华为公司芯片断供,封禁操作系统等等。第三是“汇率战”。第四是“金融战”,第五是长臂管辖,就是将国内法国际化,扩大管辖范围,比如孟晚舟事件。

而这个棉花大战其实属于非传统壁垒战。那我们的反制手段是什么呢?要知道,在我国每年有4万多亿美元的货物贸易中,有2万多亿美元是进口,15年累积起来就是大约30多万亿美元的进口量,而服务贸易每年的贸易总量是亿美元,其中大约亿美元是进口,15年积累起来也有7.5万亿美元,考虑到正常的增长惯性,或许会累积到10万亿美元的服务贸易,这样一来,未来15年我国对全球其他国家而言,就是一个40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如果进行非传统壁垒战,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让欧盟、瑞典、韩国都不再跟中国开展贸易往来,那么,中国每年4万多亿美元的进出口、15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积累的40万亿美元的进出口市场就要丢掉很大一块。

当前的世界经济一共有五大板块,美国独立成为一个板块,GDP规模超过20万亿美元,欧洲诸国形成一个板块,GDP规模超过17万亿美元,日本、韩国、东南亚10国再加上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多数是CPTPP成员国,这些国家形成一个板块,GDP规模大概接近20万亿美元,中国单独成为一个板块,拥有16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非洲诸国、阿拉伯世界国家形成一个板块。

在五大板块中,中国和美国都是独立形成一个板块,其他三个板块的国家既不会都跟着美国走,也不会都跟着咱们走。市场在维系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时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而像棉花大战这类的非传统壁垒战打的就是市场,限制贸易往来的后果是,不仅会丢掉中国的市场,也会丢掉我们的贸易伙伴的市场。

目前,很多电商平台已经下架了HM、阿迪、耐克的商品,安踏、斐乐中国也宣布退出了BCI,我觉得接下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更为中立的非政府公益组织来取代BCI的职能,让他更好的服务于退出BCI的优秀品牌,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并以抵制美棉进入该生态作为礼节性的回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