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扩散协约国希望用中国人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从而让本国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奔赴前线打仗。协约国的这种想法同当时的中国*府不谋而合。早在1915年,中国*府即提议派遣30万名工人作为非战斗人员提供支援,期望借此一举三得:既可省去派遣*队参战的费用,又能在战后谈判桌上赢得一定地位,同时还可以让这些工人学习到国家现代化所需要的技术。经过磋商,英法接受了中国的支援,建立了中国劳工旅(CLC)。这些华工被安排在法国和比利时,为英国和其他协约国提供支持。此外,俄国也与中国签署了引进中国劳工的合同。英法两国招募中国劳工的工作是从1916年开始的,地点主要是在山东。其实当时的山东还是德国人的地盘,然而此刻德国人已经无暇顾及远东。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劳工招募运动悄悄拉开。一开始,由于当时的中国*府害怕得罪德国,因此劳工招募是以半官方形式进行的。等到1917年中国宣布参战后,开始转由中国*府的劳工部组织劳工输出。从1916年5月输出第一批劳工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11月,相继有14万华工远涉重洋,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开始了他们曲折艰辛的劳工经历。法国*府和英国*府在1916年和1920年之间雇佣了14万至15万中国劳工,俄国也雇佣了5万中国劳工。被招募的华工来自中国多个省份,以山东人、湖北人为主。选拔后的华工被集中在威海卫接受简单的*事训练,之后乘船前往法国。对于这些中国劳工来说,他们接受招募只是为了能多挣些钱。首批受雇于法国的中国劳工团队在1916年8月来到法国,而中国劳工的第一个英国派遣队则于1917年4月在普利茅斯登陆,其后在英国当局管理下的中国劳工达到了l0万人,在法国管理下的有4万人。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在工作安排上,法国招募的华工多被安排到*工企业。而英招华工则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在1917年法国皮卡第的一场战斗中,英*士兵全部负伤,修缮战壕的华工们拿着手中的工具冲入阵地与德*搏斗,当援*赶到时,大部分华工已经战死。在欧洲战场上,华工们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西方人留下深刻印象。英国韦克菲尔德说: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难忍之苦,工作风雨无阻、冷热不惧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
贸易平衡
其实,在论文化时,资源之丰富莫过于河南,他的厚重和博大不是任何一个白酒板块可以比超的。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仰韶”更胜一筹,有七千年的荣耀;“宋河”、“张弓”,春秋战国时候的“老子之道”、“庄周梦蝶”、“孔子还乡”;“赊店”的“刘秀赊旗换酒中兴天下”都是源远流长、有史可考。*治史上的精彩,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鸿门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些都不是任何一个白酒板块靠杜撰就能镶银镀金的。更何况大家公认的几个白酒起源学说里,涉及到人类始祖造酒的——无论是仪狄、还是杜康,全是河南籍。所以在文化挖掘、文化创新方面,河南白酒板块本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理应在弘扬传统文化上有所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