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豆制品,大家都不会陌生,豆腐、香干、千张、豆腐皮,随便哪一样都能成为我们饭桌上的美食。但如果它的生产环境和下面一样,你还有胃口吗?
近日海陵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检察院以及法院,对城东街道辖区内的豆制品小作坊,进行了突击检查。在一个休闲农庄内,执法人员找到了两家豆制品生产加工点。记者看到,这处加工点环境简陋。简易的棚屋内,卫生环境比较差。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了两堆外包装不同的*豆。其中一堆*豆的包装袋很是惹眼,上面标有“中猪饲料”几个大字。
作坊主坦言,这批*豆质量不好,但这不是自己的责任,卖豆子的在里面掺杂了次品,这些包装袋里的豆子都是自己挑剩下,要跟对方换的。
与此同时,在该休闲农庄的另外一处豆制品作坊内,执法人员同样找到了用类似袋子包装的*豆,不少袋子上写着“仔猪后期配合饲料”。与上面两家不同,在这处位于乡村小道边的作坊里,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在该作坊的一处仓库里,执法人员同样找到了,用饲料袋包装的*豆。
用做饲料用的*豆加工成人们食用的豆制品,显然这样的做法不仅不道德,也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在本次执法检查中,记者看到,这些小作坊的生产环境大多可以用简陋,甚至“脏乱差”来形容。屋顶破败不堪,墙壁斑驳,地面污水横溢,不少半成品或成品摆放也相当随意。显然,这样的作坊是无法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属于“三无”黑作坊。
海陵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大队长韩程:“执法人员对现场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进行了扣押,下一步我们将对原材料进行相关检验,并依法予以严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