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九三大豆rdquo发展 [复制链接]

1#
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地处嫩江县、讷河市和五大连池市境内,隶属于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全局耕地.1万亩,下辖11个国有农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一、“九三大豆”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大豆市场分析

1.大豆产销分析

美洲和亚洲是大豆的主产区,大豆产量占全球的96%以上,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是全球大豆主产国,产量占全球的85%以上,中国、印度、巴拉圭、加拿大、乌克兰、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均为大豆生产国。现今我国年消费大豆1.1亿吨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需进口大豆0.9亿吨左右,年可消化全球出口大豆的60%左右。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预计~年全球大豆总产量为3.亿吨,同比增加万吨,预计年全球大豆消费量为3.亿吨,高于年的3.亿吨,由于消费增幅低于产量增幅,全球大豆供应充裕的格局还将持续。国家农业农村部5月份供需月度报告显示,年全国大豆进口量为万吨,较上年减少万吨,自年来首次下降,年我国大豆产量将达万吨,比上年的万吨提高7.94%。

2.大豆市场用途

在国际市场上,以大豆为原料的加工制品已达1.2万种。大豆消费主要有食用、油用、饲用三部分构成。食用消费分直接食用和间接食用,直接食用即制作豆芽、豆浆、豆腐、腐竹、酱油、大酱、纳豆等;间接食用即用于加工食品、大豆蛋白制品、大豆磷脂制品、保健食品、医药等;油用消费为豆油,全球豆油占植物油食用消费的50%以上。饲用消费主要为豆粕,豆粕主要为肉、蛋、奶等畜禽提供优良的植物蛋白,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全国年食用消费大豆万吨左右,这部分大豆主要由国内生产供应,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年度增幅不大。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是通过压榨后生产的豆油和豆粕消费,豆油在我国占植物油食用消费的50%左右,豆粕在饲料蛋白中的占比达80%。

3.大豆产业发展

这几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18亿亩以上,单产逐年提高,基本稳定在平均产量公斤/亩以上,美国大豆平均产量在公斤/亩左右,而我国大豆平均产量公斤/亩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着种植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组织化、机械化、科技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和产业化支撑弱等诸多劣势。在美国大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医药和化工领域。在我国大豆主要集中在传统豆制品和冲调饮用类大豆蛋白制品的加工上,精深加工水平低,能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直接竞争的高端大豆制品偏少。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大跨国粮商牢牢控制着国际大豆市场的销售价格和大豆产品期货市场,并直接或间接收购控制我国70%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存在着极大的大豆产业安全风险。

4.中美贸易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国家对当前的大豆产业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一是我国对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大豆产业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对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国家的进口过度依赖,产业安全风险过高。二是我国的大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贸易等环节还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完整产业链条,缺少大资本、大基地、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容易被国外垄断厂商击败或兼并收购。三是我国的大豆产业链存在诸多短板,生产领域种植成本高、专业化程度弱、单产水平低、比较效益差;流通领域流通环节发展落后、传统价值链环节多、仓储物流效率低、成本高、运力不足;加工领域加工专用性不强、加工创新能力弱、企业布局不合理;*策调控方面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策支持和保护力度不够、大豆产业保险和风险分担机制尚不健全。因此,中美贸易摩擦有利于优化大豆贸易结构;有利于恢复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份额和贸易格局;有利于优化国内食用油市场;有利于认清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进而有利于找准症结,提升国产大豆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二)“九三大豆”的发展优势

1.生态资源优势

(1)气候条件适宜大豆生长发育。九三管理局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北纬48°至50°,东经°至°,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0.4℃,日照时数小时左右,平均降水量毫米左右,无霜期天左右。处于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积温带,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年平均值为2℃左右,属于典型的高纬度低热量的旱作农业区,光、热、水同季,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给大豆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2)土壤条件有利大豆优质高产。九三管理局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的松嫩平原,黑土占耕地面积的的80%以上,黑土层土体深厚,厚度在40~80cm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含量在5%~7%,PH值6.0~6.5,土质疏松肥沃,有利于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形成和积累。区域内特有的黑土地为大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高油、高蛋白大豆的生态适宜种植区,因而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金地带”。

(3)生态环境保证大豆品质优良。九三管理局地处寒温带东北冷凉区,为高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白雪覆盖,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冷资源比较丰富,大豆病原菌及害虫种类少、越冬基数小,大豆病虫害发生量小,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较小,单位面积的化肥、农药使用量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全局注重山、水、林、田的生态保护,区域内无废气、废水、废渣和重金属污染,空气、土壤、水全部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为国家优质、安全大豆食品专用原料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2.生产经营优势

(1)种植规模化。九三管理局区域内耕地集中连片,农业“统”的功能较强,农业生产始终坚持统一种植结构调整、统一大机械作业、统一生产物资采购使用、统一农艺措施应用、统一粮食收储和销售,这种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水平。全局大豆种植规模年稳定在万亩以上(年为万亩),平均产量公斤/亩左右,年生产优质大豆40万吨以上,商品率达90%以上,单产与美国持平。

(2)生产标准化。一是机械化生产,全局农机总动力达50万千瓦,拥有各类大型农机具台(套),作业机车全部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农业机械化率达99%以上,大豆种管收可全程实现机械化。二是科技化支撑,在大豆生产上,应用了大垄垄上三行栽培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立体施肥技术、飞机航化防病防虫技术、病虫草害及气象自动监测技术、增雨防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性耕作及三秋整地措施等。三是社会化服务,全局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已应用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多普勒气象雷达预报体系、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和智能化数字农业应用体系等。全局全面积大豆生产实现了全程可控、质量可追溯,形成了种、管、收、储、加、销一条完整的追溯链条。

(3)品种专用化。全局种植大豆的种类有*大豆、黑大豆、双青豆、芽豆、无腥味大豆等,品种有高蛋白、高油及高油高蛋白的“双高”特性,大豆粗蛋白含量38%~45%,粗脂肪含量19%~23%,适合加工豆油、豆粕、豆浆、腐竹、豆腐、豆粉、大酱、纳豆、豆豉、豆芽等,管理局一直走大豆食品原料专用化发展道路,大豆全面积实现了专品种种植、专品种收获、专品种储存、专品种销售。为提升大豆品质将收获后的大豆经过塔选分为大粒、中粒、小粒三个等级销售,可以满足大豆食品加工企业的专用原料需求。

(4)发展产业化。九三管理局以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为契机,不断优化大豆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大豆产业结构,全局大豆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大豆生产基地66%以上面积实现了订单种植,以销定产,销在种前。全局拥有大豆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大豆12万吨以上,已经形成了以豆油、豆粕、豆饼粉、腐竹、豆粉、豆腐、休闲食品等产品为主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格局,其中有压榨豆油企业10家,压榨豆油产能1.3万吨,豆粕、豆饼粉产能8.6万吨,年就地加工转化大豆10.5万吨;豆腐产能吨,年就地加工转化大豆吨;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腐竹加工基地,有腐竹加工厂11家,生产线条,产能7吨,年就地加工转化大豆1.5万吨;生产大豆休闲食品14类;年精包装高蛋白豆浆豆吨以上。“九三大豆”产品已进入家乐福、兴隆大奥莱等大型连锁超市,并在全国多家网店销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5)产业品牌化。管理局不断强化“九三大豆”品牌建设,树立了“非转基因”“绿色有机”“专品种”三大品牌概念。从一粒种子做起,保证产出的每一种大豆产品都是非转基因大豆加工制作。全局绿色食品大豆种植认证面积万亩,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58%,有机食品大豆种植认证面积21.7万亩,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8.6%,全局绿色大豆产品认证数量12个,有机产品认证数量94个。全局大豆产品在包装上重点突出“九三大豆”字样,细分产品类型,推出豆浆豆、豆粉豆、腐竹豆、大酱豆、豆乳豆、菜芽豆、豆腐豆、纳豆八大类“九三大豆”原字号产品,推出豆都腐竹、豆都豆腐、豆都压榨豆油、豆都休闲食品等“九三大豆”加工产品。产品通过扫描包装上的追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