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府获悉,该旗剩余的4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降到零。
鄂伦春自治旗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县级行*区。地处大兴安岭深处,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鲜卑民族发祥地”之美誉。
北纬48度至51度的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这里树种丰富,森林茂密,成为国家森林生态功能限制开发区。但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项目结构单一,贫困人口基数大,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年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
年,《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孕育而生。同年4月,承担帮扶重任的北京西城区团队深入鄂伦春旗,双方签订《携手奔小康行动协议书》,在7个方面23个帮扶事项达成一致共识。
3年来,北京市投入1.6亿,其中西城区投入万元,促成食用菌、中草药、光伏、深加工等67个主导扶贫产业帮扶项目一一落地,持续深化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方面交流合作……一系列“大手笔”的“京蒙”帮扶,如滴滴“甘霖”滋润着祖国北疆这片沃土。
千余村民喝上“放心水”
“以前吃水心里都恐惧,现在喝着甘甜可口的安全水就是舒坦。”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跃进村民刘兴国美滋滋地说道,“真要感谢京蒙帮扶让我们吃上了放心水”。
跃进村是鄂伦春旗癌症患者相对高发的区域,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质疑饮用井水是癌症高发的主要诱因。
群众期盼改善水质,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京蒙帮扶的红利,西城区积极协调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捐赠万元打百米深水井14眼,惠及8个村12个组人,解决了地域贫困群众和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并捐赠万元在该旗东部地区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为选准扶贫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致富花”产业年带动万人增收
“金莲花是老百姓的‘致富花’,在中草药基地干活的建档立卡户每天最少赚元。”金莲花种植大户、诺敏镇兰巴库村民涂小*说。
诺敏镇是鄂伦春自治旗最南端以农业为主的猎区乡镇。当前,该镇中草药基地加工厂试生产加工金莲花干品3千余斤,按照市场价90元/斤,产值达27万元。
近日,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贫困群众在中草药基地分拣中草药金莲花。侯玉鹏摄
年,该旗注入西城区帮扶资金万元建成诺敏镇中草药基地。经过2年的发展,以金莲花、平贝母为主的中草药种植规模已达亩,为余户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享受月薪2千元附加三险等优惠待遇,年带动近万人次务工增收。
三年来,西城区重点实施了乌鲁布铁镇食用菌菌包厂和滑子菇基地2个项目、诺敏镇食用菌基地、大杨树镇吨食用菌深加工项目,搭建北京消费扶贫市场平台,形成了闭合式扶贫产业链条,带动村级食用菌扶贫产业基地23个、贫困户户实现增收。
户贫困户将实现人均增收5千元
北京市西城区挂职干部,鄂伦春旗委常委、副旗长刘*良介绍:“三年来,西城区7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与鄂伦春旗10个乡镇结对,5家国企和9家非公企业分别与20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西城区残联援建额尔肯村残疾人扶贫助残示范园,带动29名贫困残疾人人均增收元;西城区卫建委投入万元,援建宜里镇卫生院、托扎敏卫生院,购置了数字X线乳腺摄影系统医疗设备;西城区教委与该旗对接学校达到9所,投入万元,援建诺敏河小学附属幼儿园综合楼,解决了当地适龄儿童无园可入的困难……”
“摘帽不摘帮扶”。刘*良说,在鄂伦春旗大杨树镇工业园区,由“京蒙”扶贫资金注入的年产5万吨有机肥项目和2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之中。建成投产后,有效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按投入资金的5%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进行分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项目预计吸纳2千户农户从事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80人就业,将带动贫困户户年人均增收5千元。
(来源:北京日报)
:本平台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小编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