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豆落花落荚原因高温天气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 http://m.39.net/pf/a_4639051.html

随着大豆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豆落花落荚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那么,大豆落花落荚是什么原因呢?大豆落花落荚该怎么办呢?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

1、养分供应失调

大豆落花落荚阶段是需要养分最高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花荚脱落。如果施用氮肥过量,不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营养过度,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致使花荚脱落。

2、密度不合理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拥挤,植株间水分和养分竞争激烈,个体发育受阻,节间加长徒长,生长细弱,过早封垄,枝叶荫蔽;湿度大,光照低,植株下部光照条件更加恶化,致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少,逐渐*化,营养物质积累减少,造成花荚脱落。

3、土壤水分供应不适宜

大豆从开花到结荚是大豆一生中吸水最多最快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土壤和空气湿度特高或骤然降低,白天强烈的日照使蒸腾骤增等不良的气候条件也会造成花荚脱落。

4、高温不良环境的影响

大豆开花结荚正值7、8月份的高温季节,而大豆的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超过35℃雄蕊就会死亡,花荚因无法受精而脱落。

7、8月份的高温季节地表温度都超过40℃以上,极端高温可达60℃以上。此可见地表温度和气温之间有较大的温差,即当日气温虽未达到35℃,但地表高温已超过35℃。又因为大豆开花结英部位主体处于30cm至50cm范围围内,所以其生殖生长部位遭受高温机会是比较多的。温度高于29℃会増加大豆落花结落荚。国外Mam等学者测定,温度超过40℃大豆平均座荚率减少57%-71%。从大豆生殖生长过程看出,当气温超过32℃并伴有干旱环境对开花和受精过程都有负作用。高温之时,呼吸作用旺盛,生理失调从而导致大豆减产。

5、病虫危害

在重迎茬的地块,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引起花荚脱落。花荚期遭受紫斑病和豆荚螟的危害,也会引起落花落荚。

大豆落花落荚怎么办

1、科学施肥

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农肥、化肥、微肥搭配施用。大豆一生需氮肥较多,磷肥次之,钾肥较少,施用中要做到氮磷结合,以磷促钾、以钾强秆,防止倒伏。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施用量适合,能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发育,增加单株固氮量,有益于提高大豆的产量。一是重施基肥。大豆基肥以有机肥为好,一般每亩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公斤,再配以少量化肥即可。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应施氮6~7公斤,磷、钾各10~12公斤;肥力高的地块,施氮量宜为4~5公斤,磷、钾各8~10公斤,撒施后翻耕。二是巧施追肥。追肥分两种情况,对未施基肥的地块,必须进行追肥,一般追尿素3~4公斤或碳铵10~1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钾肥10公斤。氮肥可在苗期和初花期各追一半,磷、钾肥宜单追,追施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好;对已施基肥的地块,根据苗情追肥,若发现苗弱而*,可适量补充氮肥,以防止脱肥。开花结荚期是大豆需肥最多的时期,因此要重施一次追肥,每亩可追尿素2~5公斤,钾肥7~8公斤,在开花前5天左右追施。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证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的有效途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水平确定,应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分枝多的品种宜稀、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宜密的原则,播种迟早以及种植方式等情况来确定。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公顷应保苗20~25万株;中等肥力地块公顷保苗25~30万株;肥力水平低的地块公顷保苗可增加到30~35万株。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科学化控

夏季温度高,雨水丰沛,大豆很容易出现旺长,对于长势旺、群体大、有徒长趋势的田块,可在初花前开展化控防倒。(大豆控旺原则:见花用药,苗期用药要注意用药量,最好咨询当地技术人员)

化控时间:大豆处于分枝期或初花期,上午用药遇中午高温会蒸发药液降低药效,所以最好选择下午5点以后气温降低时用药,可以配合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杀虫剂同时施用。花荚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和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大豆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要确保大豆生长所需的适宜水分。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遇干旱应及时灌水;大豆耐涝性差,被水淹没过顶,即死亡,水淹到植株的某一部位,这一部位的腋芽就不能分枝和结荚,即使已开的花荚,也容易掉落,因此要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4、病虫害的预防

大豆花荚期,叶片生长嫩绿,易遭受多种害虫侵袭,主要有灰斑病、蚜虫、豆荚螟等病虫害,需及时进行防治。

■文章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