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产大豆的基本情况分析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国的大豆市场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国的大豆市场主要是以进口大豆为主导,对于1.16亿吨的大豆市场需求,进口大豆需求在万吨左右,相较于进口大豆,我国国产大豆的市场需求量还是比较少的,全年需求量在万吨左右。

说到国产大豆,其实是离不开进口大豆的,但是今年国产大豆上涨的行情,相对来说走出了一个独立的市场行情,这也有利于国产大豆跟进口大豆的区分,营造成一个一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情景。

我们国产大豆主要是用于食品,榨油所用的量非常的少。年,我国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约万吨左右,较年增加5.3%左右,其中用于传统豆制品加工的大豆占50%左右,约万吨;用于其他食品加工的占20%左右;直接食用的占30%左右。

而用来榨油的大豆每年是在万吨左右的量,由于今年大豆的价格比较高,榨油所用的大豆量预计会比前几年少一些。

相对来说,我国国产大豆整体生产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不管是从面积、单产还是产量这三个方面来说,整个波动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在年大豆目标价格取消之后,玉米临储收入制度改革,得益于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年开始实行了了大豆振兴计划,所以说从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国内的大豆的种植面积跟产量都是有增长的,也就是说出现了一个连续五年的增长。

在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年大豆种植面积是1.48亿亩,单产公斤,总产万吨,而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大豆产量是万吨,总体增产万吨左右。

而种植面积也是出现了一个连续五年的上涨,但是上涨主要体现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这两个地区近几年的大豆面积恢复性增长还是比较快的,而国内大豆的种植主要区域也是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而龙江的恢复性增长最为突出明显,不管是面积还是产量都接近我国国产大豆一半左右的量。

黑龙江地区的种植面积今年增幅了大概7.5%,市场认为今年黑龙江地区的面积增幅达到了20%左右。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后显示,黑龙江地区总产量产量增幅大概是接近10%,不过市场上认为今年黑龙江地区的产量增长在20%左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去年国家数据统计出来的大豆产量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天气原因,去年黑龙江地区的大豆产量是略有减产的,实际产量的话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在一增一减的情况下,导致市场上的声音与国家统计的数据有所出入。

不过虽然黑龙江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增长的状态,但是因为受到了三大台风的侵袭,部分地区大豆倒伏现象严重,并且强降雨天气的持续,使大豆的质量较去年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水分上和蛋白含量上。并且受台风影响,导致整个黑龙江地区的大豆上市期推迟了15到20天左右,今年黑龙江地区的高蛋白大豆还是比较紧缺的。

而内蒙古、四川以及*淮海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增减,但是*淮海地区受天气的不利影响,像安徽、湖北地区,不仅种植面积略有下滑,产量也是处于小幅度下滑的状态,不过整体来看全国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往年增加了5%,产量增加了5.5%(万吨左右)。

今年的大豆市场与往年相比呈现出了不同的地方,有以下两大特点:

1.参与主体更加复杂多元,收购市场愈加分化,小贸易商挤压传统大型贸易商和用粮企业收购空间。

今年小贸易商入市积极,众多过去非涉粮主体参与了大豆收购,如农村超市、货车司机等,收购量在几百到几千吨不等,目前这个状况仍在持续,导致大型贸易商和用粮企业收购难度加大、难以上量。

2.疫情、灾情、舆情等因素诱发上涨预期,持粮主体惜售心理较重,农户售粮进度较往年明显偏慢,形成卖方市场。

往年大豆上市期农户在田间地头就会出售大部分,今年大豆上市以来1天1个价,持续走高,“卖跌不卖涨”心理强。多位专家认为,目前农户手中余粮还有4成,上年同期为2~3成;贸易商手中有3成,上年同期为3~4成;终端用粮企业3成,上年同期4成。

在往年粮食市场普遍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大豆不如玉米好卖,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几乎没有贸易商会去收,而今年恰恰相反,市场主体纷纷入市抢豆,一豆难求,形成了卖方市场。

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市场主体多元化一样,各方主体纷纷入市抢豆囤豆,导致农户惜售心理强烈,市场流入的粮源较少,大豆主要在豆农和贸易商及其他主体手中,加工企业收到的大豆寥寥无几。

大豆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农户和贸易商惜售影响,大豆加工企业“一豆难求”,开机率较常年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因缺豆停工限产。

1、今年大豆加工企业库存普遍低,多数企业库存不足20天,少则不足一周,由于大豆原料紧张,大豆加工企业开机率明显下滑。以山东为例,目前当地大豆蛋白厂开机率仅55%,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的90%,而大豆价格快速上涨,部分加工企业已接近亏损。

2、大豆、玉米价格好,今年农民不着急卖粮,持粮待涨心理强烈,加上更多主体入市抢粮,更增加大豆加工企业收购难度,部分企业甚至直接派业务员到田间地头直接收购,但效果一般。

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粮食价格都有一个比较大的上涨,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很多国家对粮食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像我国主要的几个大豆进口国都减少了大豆出口的量,而我国进口大豆的阻碍增加。

像俄罗斯往年10月同期,我国进口的俄豆大概有10万吨左右,而今年只有3万吨左右,而且俄豆与国产大豆相同,也是非转基因大豆,所以俄豆的进口减少,直接导致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粮源供应。

虽然说我国大豆整体处于增产的状态,但是增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再加上进口受限,以及消费等其他方面来看,我国大豆本身处于一个供应偏紧的状态,而今年农户贸易商的惜售,进一步导致国产大豆粮源的紧缺。

(来源:中时通,仅作为分享)

如有更多需求,请与下方邮箱联系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