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送书纪念袁隆平中国人饭碗要端在自己的 [复制链接]

1#
5月22日,早上刚刚一睁开眼,微博热搜因为一个人瞬间陷入了瘫痪:

虽然新闻被辟谣,但最终,还是没能等到令人心安的消息。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回想过去一年,袁隆平爷爷总是以身体康健、思维敏捷、言谈幽默的形象不断地出现在各种新闻里:

当全球粮食危机的表述不断出现在联合国的各种展望报告中时,袁隆平爷爷站出来说,不要怕,有我,你们只管好好吃饭就行!当粮食浪费越来越严重的时候,袁隆平爷爷站出来倡议,浪费是可耻的,要是再浪费,有可能会犯法哟!

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去年5月1日,袁隆平爷爷因为领养了一只小猫咪,把全国人民都可爱到的那一幕:

除了活跃于公众领域,袁隆平仍然忙碌于科研工作一线,就在年9月9日,袁隆平爷爷还专门为阿信家的新书《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亲自提笔作序:

不同于以往我们见到的轻松形象,在这篇序文里,袁隆平表达了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的深谋远虑。

现在,袁隆平爷爷已经故去,寄托哀思和不舍固然重要,但作为后辈,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

认真体会,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袁隆平一直都在思考和担忧的究竟是什么?

牢记他的“嘱托”,也许,才是纪念和理解他的最好方式。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需要认真应对”

袁隆平在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所做的序言里面说道:

粮食安全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年,全球有近6.9亿人遭受饥饿,与5年前相比增加近万人。受新肺炎疫情的影响,年饥饿人数可能新增1.3亿,40多个国家粮食短缺。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困扰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虽然一次次在媒体上给大家吃“定心丸”,告诉大家不要担心没有饭吃、不要恐慌,但是作为粮食领域的专家,袁隆平院士不是没有担忧。

他写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消费必然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始终需要认真应对。

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千克时,由于那时吃肉少,出现了卖粮难现象,现在人均占有粮食千克,却要进口大约9亿亩耕地生产的食物,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总消费(包括口粮、肉、蛋、奶等)超过千克,是我国的近两倍。

因此,袁隆平认为,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不能放松,总结起来就是,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目前,当我们谈论“粮食安全”的时候,还是会比较自然地将“粮食”等同于大米、小麦这样的“口粮”。例如,年我国口粮综合自给率就达到了99.35%,但这绝不等于粮食安全。以年为例,我们总共进口了相当于9亿亩耕地产量的粮油肉,特别是大豆和油料作物,油料自给率仅为30%,大豆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86%,平均下来,我国粮食的隐性自给率仅为70%。年中国大豆主要进口国及占比。来源:《中国粮食安全》可即使这样,比较起来,我国居民日均营养供给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动物性蛋白尤其不足。以年为例,中国肉类、水果人均消费分别为38.5千克和47.4千克,分别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2.5%和25.6%;而中国奶类人均消费量仅为12.2千克,更是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89.8%。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已由口粮安全转变为饲料粮安全,本质是肉类安全、食物安全。除此之外,袁隆平还提醒,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城镇化使保护耕地面积压力大、农民不愿种粮不愿储粮、国际环境变化、粮食供应链可能断裂等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一粒小小的种子能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对此,袁隆平深有感触,终其一生,他都在中华大地上奔波,为选育出能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的高产水稻种子而奋斗。

他说:

关键时候,一粒小小的种子能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

要理解这句话是啥意思,阿信就先来说几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巴西,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年,由于转基因大豆可以减少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成本,巴西大豆农户不顾*府禁令,私下从阿根廷走私转基因大豆种子种植。

到了年,仅仅用了10年时间,4家跨国企业就彻底控制了巴西大豆生产、收获直到销售的全过程。

在最初阶段,孟山都故意放弃“技术使用许可费”,吸引农户选用自己的种子,而当转基因种子迅速扩散、巴西农业经济逐渐受控于外国集团时,孟山都又开始收取专利费,不管农民如何强烈抗议都无济于事。

年,巴西农民就此向孟山都提起集体诉讼,最终巴西上诉法院判决农民们败诉,需要总计向孟山都赔付77亿美元的天价专利费。

而在大豆上,中国同样也栽过跟头。

—年,因炒作中国需求,美国大豆3年上涨%。同期,中国大豆价格也跟涨,导致东北豆农大量扩种,国内压榨能力也大幅增加。

从年4月起,大豆价格暴跌,豆农巨亏,众多国内压榨企业巨额亏损,外资乘机低价收购布局,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压榨工业。

外国资本在控制了中国的压榨市场后,开始追求最大利润。

从年开始,一波更大的上涨潮开始。中国市场的豆油上涨了%,豆粕从0元/吨涨到0多元/吨。

大豆战争虽未对我国国计民生产生根本影响,但对中国大豆产业链的自主水平及自给能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到年,中国全年累计进口大豆万吨,首次突破1亿吨的进口量,而根据年的数据,我国大豆进口量已经占全年大豆消费量的86.69%。

拿另一种最近几年爆红的网红蔬菜——西蓝花来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西蓝花种子,年,10万粒包装一袋,每袋元,到年上涨到元,到了年,已经涨到了2万多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忍痛进口,因为西蓝花国产种子占比只有5%,剩下的95%都靠进口。

美国战略家、前国务卿基辛格其实早就警告过:

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但现实确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从种植用的农作物种子,到养殖的鸡种、猪种、奶牛种等,中国都一直是各种种子的净进口国,逆差巨大。

-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贸易情况。来源:中国种子贸易协会

袁隆平爷爷已经离去,“打赢种业翻身仗”的任务落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值得我们为之去奋斗。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是我国粮食增长的根本途径”

袁隆平院士写道:

依靠科技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是我国粮食增长的根本途径。以杂交水稻为例,近50年亩产连续跨上千克、千克、千克、千克、千克、千克、千克、千克八大台阶。完成了从低产到高产、从普通稻到优质稻的飞跃,填补了从淡水水稻到耐盐碱水稻的空白,开创了从水田稻到沙漠稻的先河。截至年,杂交水稻在国内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1.4亿吨,每年可多养活0万人,创造了粮食增产的奇迹,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年,年届九旬的他,依然对未来满怀期待:

我认为“粮食总产达到8亿吨”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有望达到1千克甚至千克,每公顷18吨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加上耐盐碱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杂交大豆、杂交油菜等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我国完全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但同时,袁隆平也感受到了目前的“科技瓶颈”,例如,在去年的一段采访里,他就说:

“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难……”虽然从宏观数据上来看,中国粮食作物单产由年的千克/公顷提高到年的千克/公顷,增加了%。但细细比较下来,就会发现,近年来,粮食单产增长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年的6.6%下降到年的0.2%。粮食单产水平已接近当前技术水平的临界点。另外,除了水稻之外,大豆单产约是公斤,玉米单产约为多公斤,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分之二。背后凸现的,是我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不足。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全球正孕育着以组学技术、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我国的生物育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个代差。要解决“卡脖子”难题,还需要我国更多的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和种业企业的参与。但以年为例,全球十大种业企业中,中国本土,仅隆平高科一家入围,营收却不及孟山都的二十分之一。当年中国5多家本土种子企业全部收入加起来,仅相当于孟山都一家。粮食安全,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时候,我们的人口高峰期还未到来,全球气候变化正在让农业生产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袁隆平爷爷走了,但请记住他曾经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写下的这句话:中国人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中,要装着自己的粮食。保障我们自己的“粮食安全”,我们永远在路上。#今日送书#在今天这个日子里,你最想对袁隆平爷爷说点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5月31日选4名粉丝送出本书。袁隆平作序推荐是亿万公众了解“吃饱、吃好”现状与趋势的重要读物点击图片即可购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