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国内大豆市场在前期持续大涨后一度出现回落态势,中下旬受到俄罗斯增加大豆出口关税及我国生猪产能恢复等消息提振,产区大豆现货市场在弱势运行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归强势。
(数据来源:金投网)
面对行情起伏跌宕的大豆市场,日前央视财经频道深入基层,对此现象做了相应的调查。报道称自大豆九月底开始收获以来,代表国产大豆的豆一主力合约价格从元/吨上涨至元/吨,创出了新高。今年国家持续对大豆补贴,种植面积有所提升,随着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有序推进,大豆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大豆供给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农户种豆积极性较高。今年大豆轮作,豆农丰产增收,农户种植收益高于往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及9月台风影响,但是对大豆生长影响不大,因此今年大豆面积、产量整体双丰收。由于去年同期大豆行情持续涨势,对比今年的产量和行情,在新粮上市初期豆价高开高走,农户多产生较浓惜售心理。随着一段时间的消耗,农户手中粮源已不多,业内人士分析农户手中余粮应该还有两三成,多数粮源在贸易商手中,以及很多外来资本方入市炒作,哄抬价格,是今年大豆收割以来行情高涨不下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临近春节,农户急于出手存粮过节,加上前期雨雪天气导致的运输困难目前得到缓解,加速了农户出粮速度,产区市场豆价一度出现回落;受*策调控等利空消息频出影响,部分贸易商为了规避风险,也适时抛售手中部分豆源,市场粮源得到一定补给。大豆下游的加工产业,由于大豆价格居高不下,越等越涨,愈涨愈高,开工率远远小于往年同期,仅限于完成长期购货合同在亏损生产。由于加工成本高企,企业开机情况惨淡,在节前开机意愿不大,受此影响,下游需求量受限也制约了大豆的上涨空间。
受我国大豆需求量大及耕地种植现状等因素影响,大豆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进口大豆的价格实际低于自己的生产成本,因此国家在保障大豆产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对大豆采取的是适度进口*策,这也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当前全球大豆产需平衡略偏紧,预计仍将高位运行。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我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升。
另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生猪存栏目标任务已提前完成。截至1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生猪产能恢复,对饲用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增强,对价格上涨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春节临近,肉类和豆制品需求增加,企业备货启动,对大豆价格都起到了支撑作用。
年末将至,大豆市场在短暂的回归理性后,农户和贸易商挺价心态再度萌出,企业备货积极性有所提高,预计短期内豆市仍将稳中偏强运行为主。
(作者: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信息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