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种植大豆,效益如何?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此时,黄淮地区的春耕活动,正火热进行中,在皖北亳州市牛集镇的一家农资店内,前来购买豆种的农户络绎不绝,农资店老板正忙碌着为大豆进行拌种包衣,热火朝天的场面,仿佛是丰收时刻的提前预演。
大豆,在黄淮大部分地区,不都是收获完小麦再进行播种吗?这里的农民怎么选择在春季播种呢?难道春季播种的大豆,在产量或者价值方面存在着夏播大豆所不具有的优势?
据农资店老板介绍,这里播种的大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豆,而是一种以鲜食为主的青色大豆(青毛豆),生长期仅有70天,等籽粒饱满后,即可采摘上市。
由于上市的季节,正赶上炎热的夏季,人们夏季餐桌上常见的盐水毛豆或者花生毛豆(水煮带壳花生和毛豆),就是这种大豆加工而成的。而市场潜力逐渐增大的鲜食毛豆,对种植户来说,也是获得稳定种植收入的保障,事实上,近年来逐渐升高的市场收购价格,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按照往年收购惯例,青毛豆上市后,地头收购价格均在1.5元/斤上下,按照平均每亩斤产量计算,一茬春季大豆的种植效益约元,这种收益,仅仅通过70天的生长期就能获得,对农村种植户来说,也算是一项让人满意的种植收入。
春季大豆的种植模式
据了解,春季大豆播种和夏播黄豆类似,大田种植用种10斤左右,采取单粒播种的方式即可,不过,在种植面积最大、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牛集镇,种植春季大豆主要以套种为主,而套种模式也分为两种:
1、中药材田套种:在丹参、芍药(前两年生长期)等中药材田间套种春季大豆,在中药材生长前期能起到遮阳的作用,从而减少土壤水分蒸腾,达到保墒护苗的功效,由于春季大豆生长期较短,籽粒饱满的毛豆整株收获后,不影响中药材当年继续生长。
2、红薯田套种:和药材田套种春季大豆有所不同,红薯田套种春季大豆,是先播种大豆,后移栽红薯。
四月初,在提前扶好的垄畦旁播种一行大豆,待到四月底至五月初,就可以移栽春季红薯了,此时大豆生长已经进入旺盛期,而红薯则需要一定的缓苗期,待大豆收获后,红薯则进入生长旺盛期。
以上两种套种方式,在互不影响生长的前提下,实现了种植效益最大化,这也是当地种植户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来的增产增收的套种模式。
春季大豆的种植要点及销售模式
据当地种植户介绍,春季种植大豆,由于气温和雨水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较少,生长期很少使用农药,这和春季种植玉米是一个道理,在合适生长的环境下,确保了品质和产量。
但春季种植大豆有个避不开的难题,那就是飞鸟的危害,由于春季田间缺少食物,鸟类便将饥饿的嘴伸向春季播种的大豆、玉米等春播作物的种子上,因此,鸟害也成了当前农业种植的最大危害之一。
为寻求解决办法,在采用外力驱鸟手段的同时(防鸟网、稻草人、驱鸟带、驱鸟剂等),通过药物拌种也是一种驱鸟手段,如在拌种时加入拌种型驱鸟剂,虽然驱鸟剂暴露在空气中挥发较快,但在土壤中就能保持较长时间,另外像红色等警戒色,也是鸟类惧怕的颜色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种植管理方式可参考黄豆种植。
近些年,随着青毛豆的需求量增加、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当地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至于大家较为关心的销售问题,种植户也不存在过多的担心,由于当地已经形成种植规模,每年青毛豆上市的季节,都会有商贩守在各个村口,进行摆摊收购,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收购商甚至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