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青是大豆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淮海地区每年各地种植大豆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症青现象,严重影响种植积极性和种植大豆效益,症青严重发生时还有可能造成大豆绝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吴存祥研究员深入研究大豆症青现象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富吉泰种业大豆品种介绍
品种名称:中*
审定编号:豫审豆、皖审豆、苏审豆、国审豆
品种特点:高产稳产、品质优、综合抗性好、早熟、适应性广
中*品种介绍
一、特征特性:
普通夏大豆,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色、*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
省份株高(cm)底荚高度(cm)有效分枝数(个)单枝荚数(个)单株粒数(粒)百粒重(克)生育期(天)CK备注
安徽64..81....中*13
江苏68..33....徐豆13
河南66.1-83.82.2-2..2-54..4-..6-19.-豫豆22号
二、抗性鉴定:
、、三年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抗病性鉴定:对大豆花叶病*病SC3表现抗病,SC7表现抗病。
三、品质分析: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年,粗蛋白(干基)40.14-43.42%,粗脂肪(干基)19.33-20.93%。
四、产量表现:
年10月14日,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国农业科学院万亩综合试验基地,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邱家驯教授任组长的9位专家对前茬为小麦、采用免耕覆秸栽培技术种植的大豆新品种“中*”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中*”实收面积为2.亩,按含水量13.5%计算,折合亩产为斤,再创大豆实收高产典型。
年采用相同栽培技术,专家实收测产亩产达.4斤,中*良种良法配套连续两年亩产超过斤。
1、安徽: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9.64%(极显著);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89%(极显著)。年生产试验亩产.8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13%。
2、江苏:-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公斤,较对照徐豆13增产5.9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公斤,较对照徐豆13增产8.28%。
3、河南: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0.8%,达极显著水平;年续试,平均亩产.9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4.7%,达极显著水平。年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3.0%,居3个参试品种第1位。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播期为6月上中旬,播前晒种1-2天,亩用种4-5公斤。
2、适宜密度。每亩留苗1.25万-1.5万株。
3、出苗后及时定苗,做到苗匀、苗齐、苗壮。
4、根据土壤肥力施底肥,花荚期如遇干旱浇水可保障丰产目标,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
六、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江苏省淮北地区夏大豆区和河南夏大豆区(南阳市除外)种植;*淮海南片其他区域可以示范种植。
品种名称:中*61
审定编号:国审豆
品种特点:高产、抗倒、广适、百粒重高、不炸荚
中*61品种介绍
特征特性:生育期平均天,比对照品种邯豆5号晚熟2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7.2厘米,主茎12.4节,有效分枝1.7个,底荚高度13.2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5.0个,单株粒数73.4粒,单株粒重17.1克,百粒重24.2克。卵圆叶,白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色、有光,种脐褐色。接种鉴定,抗花叶病*病3号和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质含量41.41%,粗脂肪含量20.59%。
产量表现:~年参加*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6.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对照品种邯豆5号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1.6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40~50厘米。2.亩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3~1.4万株、中等肥力地块1.5万株、低肥力地块1.6~1.8万株。3.亩施腐熟有机肥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千克或磷酸二胺10千克作基肥,初花期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中*61高产栽培技术
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不仅高产,还要稳产、广适,熟期适中、落叶落*好,商品外观好,深受农民喜爱。
1、播种前拌种种子拌种,相当于穿上防护服。大豆播种前拌种,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抑制豆秆黑潜蝇、蚜虫、飞虱的发生;促进根系发达,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症青”等病害。
每亩用22%噻虫嗪.咯菌腈20ml;或26%苯甲.吡虫啉20ml;或50%克菌丹8ml加20%顺式氯氰菊酯20ml悬浮种衣剂,兑水-ml,拌种5-6Kg。
2、化学除草兼顾防治虫害在大豆1-3片复叶期,化学除草兼防治蚜虫、烟飞虱、蓟马、点蜂缘蝽等刺吸性害虫。
用15%精奎.氟磺胺80-ml/亩,进行化学除草,同时混合5%高氯.吡虫啉30-40ml/亩,或25%啶虫脒15-20ml,预防蚜虫、烟飞虱、蓟马、点蜂缘蝽等刺吸性害虫。
3、做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在大豆花荚期,综合防治飞虱、点蜂缘蝽、造桥虫、食心虫、豆荚螟和炭疽病、紫斑病等。在鼓粒期根据田间情况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每亩用5%甲维盐乳油50ml;或20%氯虫本甲酰胺10ml;或30%虫螨腈40ml;或0.3%苦参碱水剂50-70ml等杀虫剂,加4.3%戊唑醇10-20ml;或30%苯甲丙环唑20ml等杀菌剂,兑水30-40千克进行喷雾。
富吉泰抖音
富吉泰微店
万里征途,别想一口气狂奔到底。适当歇一歇,发力才能长久;仔细看一看,方向才能准确。静,是为了动得更快;停,是为了行得更稳。张弛有度的你,终将取得成功!
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