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面积下滑 玉米深加工迅速扩张
★调研目的及概要:
年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玉米价格上涨,种植效益较好,但这也给年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增加了难度,为此年黑龙江省加大了大豆生产者补贴力度,鼓励农民玉米转种大豆。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玉米陈作余粮以及新作种植的实际情况,大商所组织了为期6天的春季考察,西线团队自哈尔滨出发,途径绥化、北安、黑河、讷河、齐齐哈尔,最终回到哈尔滨市。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对沿途地区的种植面积、种植成本、土壤墒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我们调研了产业链上的贸易企业,油厂以及多地*府粮食部门的相关领导,对*策的影响力有了初步的判断:由于今年大豆补贴*策下达时间较晚,对市场影响较小,农民受到种植效益驱动,更多选择种植玉米,年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3%左右,大豆种植面积下滑10%左右,这与国家公布的预测数据有所出入,*府预测数据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增加8%。
★投资建议:
大豆方面,种植面积明显不及此前市场预期,未来国产大豆供给下滑,对大豆价格有较强支撑,贸易商看好后市,预计年开秤价可达元/吨,推荐元以下买入大豆合约。
玉米方面,尽管今年种植面积增加,但受到*府补贴影响,玉米深加工发展较快,增加了玉米需求,目前农民手中基本无余粮,国储拍卖成交较好,贸易商看好后市,推荐元以下买入玉米合约。
★风险提示:
国家对进口大豆流向监控不严会导致豆一价格大跌。国储玉米的大量、密集投放也会压低玉米价格。
年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玉米价格上涨,种植效益较好,但这也给年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增加了难度,为此年黑龙江省加大了大豆生产者补贴力度,鼓励农民玉米转种大豆。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玉米陈作余粮以及新作种植的实际情况,大商所组织了为期6天的春季考察,西线团队自哈尔滨出发,途径绥化、北安、黑河、讷河、齐齐哈尔,最终回到哈尔滨市。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对沿途地区的种植面积、种植成本、土壤墒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我们调研了产业链上的贸易企业,油厂以及多地*府粮食部门的相关领导,对*策的影响力有了初步的判断。此次考察的整体情况如下:
一、余粮情况:
玉米方面,由于近两年国家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力度较大,去年深加工企业补贴元/吨,今年补贴/元每吨,因此黑龙江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扩张迅速,玉米需求量大幅增加,目前农民手中基本无余粮,国储拍卖成交较好,贸易商看好后市。
大豆方面,由于黑龙江国产大豆需求受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冲击很大,大豆需求疲弱,价格下跌,农民惜售,目前黑龙江地区农民手中大豆余量占比约为10%。另外,此前受到中美 的影响,部分贸易商大量囤货,目前贸易库存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但尽管如此,由于年黑龙江大豆品质较好,蛋白含量较高,因此贸易商认为目前库存并不会对价格构成较大压力,普遍看好后市价格。
二、种植面积:
整体来看,西线地区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幅在3%左右,大豆种植面积下滑10%左右,这与此前*府预估的8%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幅出入较大。去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玉米种植效益凸显,尽管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补贴较高,但农民仍有三方面顾虑:其一,大豆单产明显低于玉米,种植玉米去年单产可达到-斤/垧,相比之下大豆单产只有-斤/垧左右,因此当地农民还是更加愿意选择种植玉米,单产差异巨大造成销售收入差异明显。其二,大豆补贴都是秋收后才会发放,农民觉得未来的事或有变数,有所顾虑。其三,农民普遍认为大豆销路不及玉米畅通,面对鼓励玉米改种大豆的国家*策显得犹豫不决。
三、种植成本:
由于年种植效益很好,因此今年租地成本有不同程度上涨,哈尔滨、绥化地区涨幅较大,涨幅在40%-%,绥化周边地区租地成本最高可达元/垧。不过黑龙江北部的北安、黑河、讷河涨幅较小或较上年基本持平,地租成本从元/垧-元/垧不等,均价元/垧。另外,种子、化肥、农药、人工成本都略有上涨,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由于柴油价格上涨,机耕费用有明显上涨。
四、种植效益:
玉米:农户自种亩生产投入成本元,按平均单产公斤,每公斤1.6元计算,亩产出元,亩效益元,再加上玉米生产者补贴元,亩总收益元。如果租地种植,扣除每亩租地费元,亩总收益元。
大豆:农户自种亩生产投入成本元,按平均单产公斤,每公斤3.6元计算,亩产出元,亩效益元。再加上大豆生产者补贴元,亩总收益元。如果租地种植,扣除每亩租地费元,亩总收益元。
五、作物生长情况与土壤商情:
在调研沿途的各个地区,由于所处积温带不同,以及本年度各地区存在温差,因此各地作物生长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即便是同一地区的个人农户和农场之间由于种植时间和方式方法存在差异,作物生长情况也有差异,但目前从出苗状况来看,整体跟去年差异不大,仅有哈尔滨、绥化周边区域比较干燥,但本周的降雨也对土壤墒情有所改善,未来天气情况还需持续跟踪。
六、补贴情况:
去年种植玉米*策补贴.46元/亩,今年降至元/亩以下水平。去年种植大豆.46元/亩,今年增值元/亩以上水平。玉米、大豆轮作补贴元/亩,但轮作补贴受到限额较小,要求较高的影响,农民很难受益。(来源: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预计下半年国内大豆、玉米价格上升概率较大
12年以上农产品研究、8年以上期货从业经验。研究涵盖油脂油料、软商品、谷物畜禽等农产品板块,及商品期权板块等。曾领导团队完成过多项国内外企业的市场研究、战略咨询项目等。
为更好地了解今年玉米与大豆种植结构调整、补贴*策影响、种植成本、出苗情况以及下游需求发展等,大商所于5月20日-5月26日组织黑龙江省大豆、玉米产区春季考察。
调研路线:
第一天:哈尔滨——绥化,考察哈尔滨地区和绥化地区,包括呼兰和望奎,当晚入住绥化市。
第二天:绥化——北安,考察地区包括绥棱、海伦、海北镇、北安,当晚入住北安。
第三天:北安——黑河,考察地区五大连池、孙吴、逊克、黑河,当晚入住黑河。
第四天:黑河——讷河,考察地区嫩江、九三管局、老莱、讷河,当晚入住讷河。
第五天:讷河——齐齐哈尔,考察地区讷河、莫旗、甘南、齐齐哈尔。当晚入住齐齐哈尔。
第六天:齐齐哈尔——哈尔滨,考察地区齐齐哈尔、大庆、肇东,返回哈尔滨。
我们通过一周的走访与实地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总观点:
大豆价格方面,预计下半年呈偏强震荡概率较大,下半年大豆下游需求预计改善幅度有限,但大豆产量下降,料将令供需同比呈现偏紧,对大豆价格形成提振;玉米价格方面,维持我们年报观点,预计下半年波动轴心将上移,在大豆、玉米比价效益影响下,玉米种植面积将同比上升,使得今年玉米产量大概率呈现增长,但下游深加工需求边际增长迅速,使得玉米供需同比去年偏紧,从而将对玉米价格构成较强提振。
(一)种植面积:预计今年大豆面积下降概率较大,玉米面积上升概率较大总观点:
据调研今年各地农户种植玉米积极性高于种植大豆。(1)海伦市海北镇,当地去年有40%的农田为玉米地,60%为大豆地,今年正好相反,40%大豆地,60%玉米地。(2)再例如,黑河市孙吴县当地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共有13.4万亩,其中大豆8.1万亩,玉米5万亩,去年大豆多一些,今年玉米面积增加20%至6万亩。(3)此外,黑河市五大连池农场,大豆下降8%,玉米却翻倍增长,由原先1万亩增长到3.5万亩。
大豆、玉米面积差异化变化,主要原因包括:(1)一方面,由于近些年农作物间比价效应。旱田改为水田比较普遍,其中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均下降,今年大豆下降较为突出。农民在选择新年种植作物品种时,一是基于去年作物的收成,另外基于农作物单产,水稻单产可达1.4万斤/公顷,玉米单产可达1.2万斤/公顷,大豆相较于前两者单产较小,为斤/公顷。所以,农民在条件允许下更倾向于将旱田改为水田,在种植玉米、大豆上更倾向于种植玉米,最后才为大豆。而对于只能种植大豆地区,例如黑河市曙光村,大豆种植面积同比持平。(2)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补贴明确时间较晚、补贴提振吸引力不足等。
年补贴已明确,但影响有限。年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每亩元,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元。耕地轮作试点补贴每亩元。截止年4月底,黑龙江省补贴细则明确: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元以上,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每亩元以下,耕地轮作试点补贴每亩元。
年补贴已明确,但影响有限。年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每亩元,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元。耕地轮作试点补贴每亩元。截止年4月底,黑龙江省补贴细则明确: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元以上,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每亩元以下,耕地轮作试点补贴每亩元。(二)补贴明确时间较晚,力度有限,故对黑龙江种植结构影响较小年补贴已明确,但影响有限。年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每亩元,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元。耕地轮作试点补贴每亩元。截止年4月底,黑龙江省补贴细则明确: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元以上,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每亩元以下,耕地轮作试点补贴每亩元。
(1)*策下达晚,扩大大豆面积有难度。由于去年玉米效益良好,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高,4月中旬农民生产物资均已准备,且南部县区已完成播种。而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差距拉大的具体*策在4月末出台,虽然农民认为*策好,但已来不及调换种子。
(2)轮作补贴覆盖面小,落地较为困难,农民参与轮作积极性不高。按照农民玉米、大豆生产成本效益计算,今年生产者补贴标准差距拉大,若农民能进入轮作范围,种植大豆亩总收益可高于玉米;但若不能获得轮作补贴的话,种植大豆亩收益就不及玉米。另外,轮作补贴落地较为困难,主因轮作覆盖面小、要求条件比较高。例如,(a)齐齐哈尔市今年虽新增10万亩轮作面积是一年期的“米改豆”,每亩补贴元,这项*策非常受农民欢迎,但由于面积小,能享受到此项补贴的农民较少。(b)另据了解轮作补贴落地要求较高,需要当地轮作的田地连片才行。
此外,如果农民未能进入轮作范围,并且原已计划种植玉米,但后改种大豆的,重新购买大豆种子与农药还需每亩再投入40元,收益仍是低于玉米。
(三)单产:大豆、玉米作物出苗与5月上旬种植以来各地旱情相关,调研期间旱情影响暂退去,但后期将密切
例如,在前1-2天途径哈尔滨市双井镇勤劳村、双城区关家窝堡、巴彦县姚连屯、绥化市北林区赖家屯,由于播种以后一直没有降雨,按照土壤湿度考察标准由干—湿依次分别1-6级来看,土壤湿度为2级,表现较为干旱,使得当地作物出苗率为50~60%,普遍呈偏低水平;而在调研中期,随着开始有降雨及调研中后期地区降雨增多,土壤湿度明显好转,由2级转为4-5级,利于种子出苗,出苗情况同比去年有所恢复,出苗率提升为80~90%。
(四)种植成本:今年大豆、玉米种植成本普遍上升,其中土地成本上升为主因
陈静:预计下半年国内大豆、玉米价格上升概率较大
产业调研
(四)种植成本:今年大豆、玉米种植成本普遍上升,其中土地成本上升为主因
(1)去年作物种植获得收益,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普遍较高,使得今年土地成本同比呈现上升。沿途所经地区农户表示,种植成本纷纷上升,各细项合计同比去年增长10~15%,部分涨幅较为明显。例如,双城区关家窝堡土地成本上升较为明显,元/亩上升至今年元/亩,同比增长75%。
(2)其他成本方面,种子、化肥及农药呈现上涨趋势,不过相对土地成本涨幅有限,人工、机耕同比基本持平。例如,据黑河市爱辉村锦河农场六队介绍,其中,玉米种子同比上升33%,化肥同比上升14%,大豆种子同比上升4%,化肥同比上升13%。
(3)由于生产成本、租地成本上升,使得玉米、大豆种植收益,同比去年均呈下降预期,但玉米情况相对较好,降幅较小。例如:(a)年,齐齐哈尔市旱田租地费为平均每亩元左右,按照农民自种、租地种植两种情况计算,农户如果种植大豆,如果参与耕地轮作试点(轮作补贴元/亩),农户自种亩总收益元,租地种植亩总收益元。通过对比,种植大豆并在参与耕地轮作试点的情况下,总收益略高于玉米,而没有参与耕地轮作试点的总收益远低于玉米。(b)年,齐齐哈尔市旱田租地费为平均每亩元,按照上年单产水平、市场价格计算,农户种植大豆,如果参与耕地轮作试点,农户自种亩总收益元,租地种植亩总收益元。通过对比,种植大豆并在参与耕地轮作试点的情况下,总收益高于玉米70元,而没有参与耕地轮作试点的总收益低于玉米80元。叠加轮作补贴落地困难担忧,今年农户更愿意种植玉米。
(五)近年大豆、玉米下游需求发展境况迥然不同,大豆下滑而玉米欣欣向荣
(五)近年大豆、玉米下游需求发展境况迥然不同,大豆下滑而玉米欣欣向荣
(1)大豆下游产业下滑。今年截至目前国产大豆购、销均不顺畅。上游目前惜售,观望情绪浓厚。据了解,当地农民、贸易商均有囤粮意愿,目前农户方面还有10%余粮未销售。国产大豆市场不景气,主要原因:(a)一方面下游需求不断萎缩,小规模豆制品加工厂关闭,国产大豆食品加工需求下滑明显。去年由于环保整治力度加强,湖南、安徽等沿江地区大概有家豆制品加工厂(每家日产能斤),因环保不达标被迫关停,导致国产大豆需求年明显下滑。据了解,环保设备前期投入较大,环保锅炉前期投入50万,排污设备万。(b)另一方面,主要来自进口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替代。据了解,来自加拿大、俄罗斯、南美等非转基因大豆,相较于地产大豆性价比较高,近年食品厂更倾向于选择进口非转豆。例如,被访企业,其大豆主要销往南方上海市场,其豆加上运费运到上海价格在4元/吨,而进口非转大豆价钱仅元/吨,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另进口非转豆食品加工用性状良好,出浆率相较国产豆较高。所以使得上海当地一家酱油厂(年产0吨),目前选用进口非转豆来降低原料成本。同时也使得贸易商国产豆内贸量萎缩,例如讷河市某贸易企业前些年国产豆贸易量在5-6万吨水平,近些年萎缩至1-2万吨。(c)此外,运力上升,国产大豆性价比不佳。今年运力上涨明显,去年元/吨上涨至今年元/吨。
综上,目前大豆下游企业随行就市,发展缓慢,未来或有改观。据绥化市某油厂负责人介绍,7月份关于非转基因豆油监测新标或将出台,届时随着市场环境日益规范,后市情况或将有改观。
(2)玉米下游产业欣欣向荣,无论畜牧养殖、还是深加工近年来发展迅速。(a)一方面,东北地区扩大畜牧养殖。例如,齐齐哈尔市实施种养结合战略,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单元个,建设甘南嘉一香、龙江牧原、泰来天兆和佳和、市郊大北农(5.35-0.56%,诊股)、东方希望等5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禽类饲养总量超过万只。(b)扩大玉米深加工。年重点推进齐齐哈尔龙江阜丰集团生物科技公司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中粮生化(10.22+0.29%,诊股)能源(龙江)公司扩产5万吨味精项目、四川鸿展实业集团食用酒精及燃料乙醇生产项目等项目建设,支持东玉实业、益海嘉里等项目落地开工。按相关部门预计,到年,预计全市玉米总加工能力将超过万吨,加之畜牧养殖消耗,玉米将全部就地消化。
(c)玉米酒精生产效益理想,补贴缩减影响料将有限。据调研,食用酒精、燃料乙醇成本基本持平,加工利润目前客观。工艺上,食用酒精与燃料乙醇在能耗与料耗上存在有区别,但将二者整合来看,食用酒精与燃料乙醇加工直接费用基本相等,为元/吨,再加上其他成本合起来约0元/吨左右,叠加DDGS销售收入考虑,玉米酒精加工利润在元/吨左右。后期国家在玉米深加工补贴方面,如市场传闻:年元/吨,年补贴减半,年完全取消。即便如此,东北地区玉米酒精也存在着利润空间。(文章来源:中信期货陈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