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妖镍出,青山卒中企历次金融衍生品交易巨
TUhjnbcbe - 2023/8/6 21:11:00

昨晚伦敦镍大涨近74%,今天再涨10+%,市场盛传青山集团开了大量空头合约,被嘉能可逼空,又没足够现货交割,强平亏损或超80亿。历史上,我国企业多次在国际大宗市场被国外巨头收割过。株冶事件株治冶炼厂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年,株冶从事锌保值具体经办人员越权透支进行交易,出现亏损后没有及时汇报,结果继续在伦敦市场上抛出期锌合约,被国外金融机构盯住而发生逼仓,导致亏损越来越大。株冶最后集中性平仓的3天内亏损达到1亿多美元。中储棉巨亏中储棉是年3月设立的中央企业,中储棉肩负着调节棉花余缺、平衡市场供求的职能。当年10月起进口棉花多达20万吨,豪*国内市场棉价上升。结果,国内棉价不涨反跌,致使其投机失败。如果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不高于元/吨的价格收储,其亏损在6亿元左右。

中航油事件年以后,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对油价走势判断错误的情况下,在市场上卖出大量看涨期权,累计数量达到万桶。年10月份,国际油价大幅飙升,但中航油并没有采取断臂措施避免更大损失,而是不断展期,导致亏损急剧扩大,最终亏损5.5亿美元。中盛粮油事件年2月底到4月期间,CBOT豆油期货一路走强,而内地大豆油现货价格却出现下跌。这一背离使得中盛粮油套期保值不但失去作用,而且在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出现亏损。据判断,每手亏损美元左右。按亏损超过1.3亿港币计算,中盛粮油在CBOT至少抛空了1万手左右豆油期货,大约27.2万吨。

国储铜事件年11月中旬,中国国家储备局一名关键交易员刘其兵(他被认为是国储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铜期货交易的代表)失踪,揭开了国储局和国际基金之间只是一场“暗战”的面纱。据报道,原因在于刘其兵在LME建立了大量的空头头寸,而12月21日是这批空头头寸期权到期日。据悉,这笔头寸的数量大约在20万吨铜,由于建仓的量太大,早已被国际基金盯上。中国是铜进口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刘其兵却在国际市场上抛出数量如此巨大的铜,令国际基金们感到不可思议,并认定国储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现货可以交割,因而乘机发动逼空战役。从9月份(刘所介入的三个月期铜合约开始月份)开始,始于年的铜牛市火上浇油,铜价迭创历史新高,每吨铜价从美元左右一路狂涨到接近美元的水平。如果逼仓成功,国储可能在这单做空合约上亏损近亿美元。

国储局为了稳住市场,减少损失,一路抛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国储局已经将部分头寸移仓至年的3月和年,但是从年以来,铜价一路飞涨。据统计,年铜期货的价格涨幅已超过75%,5月5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达到创纪录的每吨美元。为避免更大损失,国储局可能已回补了大部分的铜期货空头头寸。市场人士认为,国储铜事件实际亏损金额可能不低于中航油事件5.5亿美元的亏损额度,此时银监会老大刘明康也称国储铜事件损失惨重。

东航、国航、中国远洋巨亏事件年,东方航空与中国国航受国际油价急跌影响,在航油及燃油套期保值公允价值方面已分别损失62亿元、31亿元;中国远洋所持的FFA(远期运费协议)也出现约40亿元的浮亏。此事惊动了国资委,并联合多部委对央企套保进行排查。中信泰富外汇变种掉期合约巨亏事件年,中信泰富买入外汇金融衍生产品Accumulater(戏称Ikillyoulater),据称是为了对冲投资澳洲矿业一个涉及16亿澳元矿业项目的外汇风险,但在外汇衍生投资,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四倍多。公司与高盛为主的数家银行签订了金额巨大的澳元杠杆式远期合约,与欧元兑美元、澳元兑美元汇率挂钩,实际上是做空美元、做多澳元,这些累积外汇期权合约风险无限制,如果澳元汇率不能升到公司与银行事先约定的水平,中信泰富必须定期购入大笔澳元,直到澳元汇率上升到有关水平为止。澳元大跌,当年度在生效的合约浮亏达亿港元,并且有可能继续扩大。最后控股股东中信集团出手,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不然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荣智健也引咎辞职,并逐渐减持,荣氏家族又把中信香港归还回来。在衍生品市场,还是规则制定的国际大鳄们玩的溜

#股市点评#

1
查看完整版本: 妖镍出,青山卒中企历次金融衍生品交易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