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有详细解析过,可查阅参考。
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八项重点任务中,有一项就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而之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在农业发展方面也明确提出了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农业农村、动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支撑。
种业,号称是农业的“芯片”。
有人说“如果种子战争输了,我们可能会饿肚子的”。这个说法毫不夸张,是千真万确的。
有数据显示,优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关乎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重要地位非同小可。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种源自给率也在上升,但是种业安全依然面临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基础创新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我们的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竞争力还不强。
当前,跨国种业已经进入了“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而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
不仅如此,在自主创新的领域里,我们还有一部分种源要从国外引进。假如一旦种源断供,我国的自主创新就要被“卡脖子”而无法继续推进。
所以我国种业!发展根本还在于自主创新领域的提高!
说到种业的创新,我们不得不提到转基因。
转基因话题一直是人们在争论的话题。
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清单》,其中有2个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获得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包括大北农的DBN以及隆平高科参股公司杭州瑞丰的双抗12-5,这标志着转基因作物的放开正式从前期的非食用作物(如转基因棉花)过渡到间接食用作物/饲料(如转基因玉米)。
所以,从*策面的渐进性来看,放开玉米和大豆的转基因种植已是箭在弦上。
这对于种业公司未来空间是决定性的改变!
我国各类农作物的种植中,玉米是最大的品种,大约占国内种子行业的25%。
如果转基因种植放开后,首先受益的就是拥有转基因玉米技术的种子公司。
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关粮食种业和种植业的公司有十几家:
隆平高科:国内种业龙头,全球种业排名第十,主要产品未杂交水稻种子、杂交玉米种子、杂交辣椒种子、蔬菜瓜果种子等等。超级杂交水稻三期规划将有转基因技术。
登海种业:主要从事自育农作物杂交种子(主要是玉米杂交种子、蔬菜杂交种子和花卉种苗和小麦杂交种子)生产和销售。曾参与国家“”项目“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质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具有玉米转基因研究的科研基础,公司本次募资项目“生物工程技术育种中心项目”也将采用转基因技术对玉米进行研究育种工作。
大北农:国内转基因育种技术引领者,成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贯通上游基因发掘与下游产业化开发的渠道;拥有转基因水稻技术储备,抗虫玉米品种。
丰乐种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种子和农化产业,此外还有香料产业。公司持股65%的中科丰乐生物技术主要业务为抗虫转基因水稻。
荃银高科:公司首批获农业部颁证的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主要产品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小麦、瓜菜、油菜等农作物种子。拥有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
农发种业:国内优质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生产商,核心产品是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和水稻种子,拥有“地神禾盛”、“天泰”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总部取得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是中国种子行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携手中科院合作布局转基因育种研发,筹建种子产业化平台。
万向德农:公司生产玉米种子、棉种等其他种类产品。拥有马铃薯转基因技术储备。
神农科技:公司主要产品为农作物种子,主要有杂交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蔬菜瓜果种子、棉花种子等,列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
北大荒:种植业龙头。是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种植业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为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拥有耕地面积万亩,19年实现粮豆总产.6亿斤,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39万亩,有机作物面积达78.44万亩;相关业务收入26.75亿元,主营占比超过95%。
明年以种业为主线的农业板块将会是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