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FC农产品研究
截至11月底,国储多个直属库完成收购任务后相继退市。12月以来,部分库点再次发布收购公告或调价公告,开启“第二轮”收购。但此轮收购中,收购价格较前期均有所下调,下调幅度在0.03-0.13元/斤,不同蛋白层次的收购价差拉大。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已基本放开,人员流动规模扩大,餐饮业、物流业均在有条不紊地恢复。大豆现货购销逐步恢复正常。但就近期大豆现货价格表现来看,产销区贸易商交易热情依然不是很高。主要还是因为终端需求仍然颇为平淡,尽管出于春节节前备货的预期,销区贸易商进行了少量采购,但近期临近寒假,各大高校开始放假,学生陆续回家,部分外地务工者也开始返乡,大豆“规模化”消耗数量减少,多空因素相互抵消,使得贸易商依然只能随购随销。终端需求仍然呈现“旺季不旺”的情形。
本周盘面震荡略微上行,主力合约重新回到关口附近,盘面Back结构持续。疫情的好转带动大豆购销恢复,但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终端需求的修复仍然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近期重点
本周绥棱直属库、敦化直属库大石头库区重新开启因疫情影响而中断的大豆收储进程,嫩江直属库启动第二轮收购,多地直属库日卸车能力为吨/日,并且暂未公开本轮收购数量的多少。绥棱直属库本次给予39.5以上蛋白大豆2.95元/斤的高收购价,使得高低蛋白价差进一步扩大,但该库已预告下周将调整收购价格,高蛋白大豆下调0.02-0.03元/斤,低蛋白大豆价格保持不变。本轮收购价格整体较第一轮相比有所下调,下调幅度0.03-0.13元/斤。此外,国储开启第二轮收购本令部分农户的挺价心理再起,但整体收购价格的下调无疑打破了他们的预期,当前农户售粮积极性尚可,对于低价出售低蛋白大豆大多表示接受。
本周内北安华贺下调采购价格0.02元/斤,当前多家大型贸易商收购价格在2.74-2.87元/斤。本周黑龙江各地区的净粮收购价也经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在20-40元/吨。
12月国储持续“拍陈入新”,我们在《疫情有所缓解短期
随着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各行各业开始正常运营,大豆购销逐步恢复正常。上周我们曾提出,随着人员流动及物流运输的恢复,积压的消费意愿可以得到良好释放,叠加此时处于春节前一个半月,正是备置年货的旺盛阶段,大豆消费需求有望得到改善。但我们也指出,10月以来各地疫情*策的反复无常使得市场的预期一次次被打乱,国产大豆需求短期内究竟能否得以好转还取决于市场参与者能否重构良好的预期。
从本周的情况来看,终端需求仍然颇为平淡,销区贸易商出于节前备货需求采购了少量大豆,但近期临近寒假,各大高校开始放假,学生陆续回家,部分外地务工者也开始返乡,大豆“规模化消耗”数量减少,多空因素相互抵消。国储收购价不断下调也使得贸易商始终保持着大豆价格走弱预期,依旧采用根据手中订单随购随销的策略。此外,近期进口大豆的到港增加也会给国产大豆带来压力。大豆消费需求的修复仍然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对于蛋白加工需求和压榨需求我们仍然保持上周的观点。当前蛋白厂开机压榨以消耗前期采购的库存为主,消耗的新季大豆数量较为稳定。压榨需求则有进一步紧缩的可能,其原因是进口大豆陆续到港,其显著的价格优势降低了压榨厂采购国产大豆进行压榨的意愿。
本周盘面震荡略微上行。截至本周五,主力合约重回关口附近,本周内最高价,最低价,涨幅0.70%,振幅1.64%,持仓量7万,较上周减少1.8手。合约本周内最高价,最低价,涨幅0.42%,振幅1.22%。
当前部分地区低蛋白大豆现货价格降低至-[1],低于盘面价格,但考虑到交割须贴水,交割价格依旧高于期价,01合约、03合约保持Back结构。国储虽下调收购价,但二轮收购的开展仍对大豆现价有一定的支撑,大豆的终端消费需等待时间修复,短期内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
[1]此价格区间根据38蛋白、39及以上蛋白大豆价格测算得出。
另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