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安倍参拜是日本国内*经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今天看来,引发轩然大波的特保法也不过是安倍为国家安保会议构建的一道藩篱。安倍推特保法要速战速决,实是内心的焦虑所致。 原标题:安倍露 安保首相 本色今天看来,引发轩然大波的特保法也不过是安倍为国家安保会议构建的一道藩篱。安倍推特保法要速战速决,实是内心的焦虑所致。作者:赵博渊 东亚事务观察员2013年12月26日,梅开二度的安倍晋三执*一周年,其以私人立场参拜靖国神社的 悍然 之举引起相关国家激烈反应。在外界看来,安倍打破了小泉之后历任首相任内不参拜的惯例,虽说其是兑现竞选承诺,却拉上中日、中韩关系陪绑,还可能牵扯到违宪,的确过了界线。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安倍此举是日本国内*经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当前, 安倍经济学 射出的前两支箭(量化宽松、财*刺激)效果看似不错,但第三支(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似乎陷入胶着。而最近数月,安倍改念起了安保经,强推《特定秘密保护法》,升级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修订3份防卫*策文件,谋求解禁集体自卫权,这些动作都引起了邻国的警惕。安倍自忖难以在短期内改善同中韩的关系,索性牺牲局部外交,通过参拜激起的外国不满转移国内*治压力,以推进既定的安保改革议程。《日本经济新闻》引述安倍身边人士的话称: 2013年是经济年,2014年将成为安保年。 打了一整年经济牌的安倍首相,终于露出了他的安保首相本色。特保法的后坐力成全 安保首相 定位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倍不顾在野*和多数民众反对,挟执*的自公联盟在参众两院过半数之势,快速通过旨在加强对 公职人员泄密 惩罚力度的《特定秘密保护法》(下文简称 特保法 )。2013年12月6日是日本国会闭幕日,以民主*、大家*为首的在野*强烈要求延长国会会期,东京约1.5万人上街抗议特保法,但安倍不为所动。继中川雅治主持的参议院国家安保特委会在5日下午强行通过特保法后,参议院全体会议在6日23时23分完成最终表决,舆论大哗。NHK电视台6~8日民调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已降至50%;共同社在8日和9日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内阁支持率为47.6%,比上月暴跌10个百分点。从安倍强推不得民心的特保法可见,他对中国和朝鲜的 不测事态 极为焦虑。安倍2013年12月20日在TBS电视节目中重申,特保法使日本可以与外国共享情报,并使妥当 指定或解除 秘密成为了可能, 普通人不会被问罪 。共同社22日和23日的调查显示,其内阁支持率回升到54.2%,为一年来第二低点。长期以来,日本并无综合性的保密法案,而是分散见诸《国家公务员法》、《地方公务员法》、《自卫队法》等部门性法律。1972年日本外务省某女事务官泄露日美冲绳归还协议密约,就是按《国家公务员法》判刑6个月。虑及此,自民*有议员于1985年首次提出《反间谍法》草案,但因审议未通过成为废案。此次推出的特保法填补了此项空白,其内容比之胎死腹中的《反间谍法》有大幅拓展,涵盖了国防、外交、反谍和反恐4个领域。这当中,反恐因为恐怖主义专门针对非武装人员的特性,足以涵盖整个社会,与广大国民的日常生活都可能发生联系。因此,特保法从2013年8月27日开始讨论起就受到极大关注。9月,内阁情报调查室进行为期两周的意见搜集活动。10月4日公开的调查结果呈现一边倒的态势:90480件意见中赞成该法案的仅11632件,反对的有69579件,另有9269件持其他意见。从各大媒体的问卷调查来看,赞成者和反对者普遍维持1︰2的比例。然而,面对汹涌民意安倍偏向虎山行,于10月25日就此草案形成阁议。在10月25日到11月26日提交众议院强行通过的一个月内,在野诸*也纷纷施展手段,希图向自民*施加本*的影响。日本共产*、社民*,外加小泽一郎领导的生活*,完全否定特保法的必要性。日共*刊《赤旗》指出,隐藏在法案背后的推动力量 安倍晋三、町村信孝和中川雅治 是由战犯、 特高 (战前日本秘密警察)官僚的孩子和女婿组成的小集团。日共言外之意就是:由这么一群牛*蛇神力推的法案能是什么好东西?免不了又是旧日本《国防安保法》、《治安维持法》等恶法的翻版。日本民主*、维新会和大家*同意该法案的必要性,但不赞成或不完全赞成自民*的提案。其中,民主*于2013年11月19日提出不同方案,希望与自民*协商;另两*只是希望就草案的个别条款稍作修正,例如增设第三方机构来评估适用性。对于日共、社民*,自民*一向当空气。对于民主*,自民*直接无视,并轻松驳回民主*发起的内阁不信任案。而对于维新会和大家*这样的小伙伴,自民*可以和颜悦色地去争取,但也不想刻意卖好。源出自民*的大家*,因此陷入分裂 *干事长江田宪司不满*首渡边喜美放行特保法,率众集体退*,其后另组 联结* ,旗下现有15名国会议员。虽然自民*短期内没有选举压力,但安倍本人有过在第一任期内因阁员失言和资金丑闻而支持率直线下降终至下台的苦涩经历,故面对剧烈下滑的内阁支持率,不可能真的漠视民意。由于过半受访者要求今后在例行国会上修改该法,且法案通过时自民*就已预留下后门程序(法案2013年12月13日公布后,离真正生效还有至多一年的宽限期),自民*表示具体的条款还可以再商量,再修改。总之,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国家转型焦虑症对内有特保法,对外则与中国多生龃龉。严格地说,钓鱼岛争端的爆发并不是自民*的责任,而是不成熟的民主*犯下的错,但二次执*的安倍不仅不去解决民主*失策带来的失控风险,反而沿着惯性方向继续激化矛盾,其强势姿态多少沾了些独夫民贼的嫌疑,以至于国会外有示威群众将他的头像PS成希特勒。不过,二次执*的安倍是小泉纯一郎之后实事做得最多,效果也抓得最好的一位。这与勤*与否无关,过去的福田康夫和野田佳彦不可谓不勤勉,但都是事倍功半,甚至做无用功,根子有二:方向不对头,朝野**分控众、参两院长达6年的 扭曲国会 不利于工作展开。安倍一年来的成功就在于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与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治利益相比,战略层面的国家转型是安倍的长远目标乃至*治理想。自中曾根康弘时代起,日本朝野就此的意识逐渐统一而明晰,那就是要改变 1955年体制 数十年积习所致的 经济巨人、*治侏儒 的现状,实现日本正常国家化。虽说80岁的明仁天皇感慨因和平宪法才有日本今天,但对自民*来说,正常国家化意味着需要触动宪法确定的非战体制,也即必须修宪。民主国家修宪的门槛都不低,在日本,必须先取得参众两院均2/3议员赞成,然后再进行全民公决,有一半国民赞成才能修宪。假设整个执*联盟的议员都站在安倍这边,众议院也刚够2/3席位,参议院是1/2多一点。假设安倍经济学作用够持久,3年后在参议院也能实现2/3强,到了全民表决环节,也必定失败。特保法可谓是日本民意的一块试金石。安倍不得不转变思路,下调难度,选择在安全和*事层面打擦边球,一步步制造既成事实,一点点蚕食宪法第九条的存在基础。这当中,安全层面的改革是重点。与非战体制相匹配的,是突出国会和**、弱化首相的*治体制,首相权力一般,还多受掣肘,很难满足推动国家转型的需要。于是乎,安倍向中曾根前辈学习,参照美式权力架构,对行*领域展开改造,以强化首相权力。2013年11月27日,即众议院通过特保法翌日,关于设立被誉为 日本国家安全委员会 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法案在参议院通过。该会议并非创新,而是对中曾根于1986年创立的安保会议的强化和升级。86版只是一个较粗糙松散的临时性应急机制,甚至成员连参加与否都可以自行决定;除了固有的国防、*事议题,也只多了 重大紧急事态 一项,但该项目极少有机会适用。而安倍版不仅极大拓展了业务内容,还将其定位为以首相为中心,且经常性运行的安保机制。安倍打算在2014年建立与之配套的行*机关 国家安全保障局 。这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第一次执*时,安倍就致力于此,并搞了个安全主题的首相官邸机能强化会议。可在他下台后,这一创新也就人亡*息了。今天看来,引发轩然大波的特保法也不过是安倍为国家安保会议构建的一道藩篱。安全和保密从来密不可分,而日本承平多年,公众的保密意识较差,自卫队泄密事件层出不穷,以至于中曾根当年揶揄说: 日本是间谍的天堂。 这大概可以解释安倍为何推特保法要速战速决 实是内心的焦虑所致。矛盾的对华外交安倍的国家转型焦虑症同样可以解释对华外交的矛盾性。2006年提出 中日战略互惠 的安倍,时隔6年却朝着对华强硬的方向前进了。问题出在安倍对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判断上。在安倍看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日本是个机会,相对于中日和睦,日美亲善更有助于日本的国家转型,而后一目标需要继续彰显日本的远东桥头堡角色;至于中国,不幸成为假想敌和纸靶子。中国2013年11月宣布划设防空识别区,其中囊括钓鱼岛空域,结果成为新一轮中日交恶的导火索。令人诧异的是,12月20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外务省会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就 为发展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而努力保持对话 达成了一致。而就在五六天前,安倍还在怂恿东盟国家抨击中国单方面划设防空识别区破坏飞行自由。这便是安倍对华外交的奇特之处。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安倍急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渴望。数次国际会议上,安倍都主动与中国领导人搭话,但都没能得到回应。而另一方面,安倍总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以所谓的价值观外交为准绳,对中国进行明里暗里的攻击。这种攻击除了在国家形象上折损中国,也企图为日本的正常国家化树立参照系,推动日本相关制度的修订。这在最近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所谓 安保三箭 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2013年12月17日,日本*府通过了首份确定未来10年外交和安保基本方针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该战略以 积极和平主义 为标榜,主张增强国土警备制度以及海洋监视制度,发展同东盟、澳大利亚及韩国的战略合作关系,并称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 已经成为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的忧虑 。以该战略为指导,安倍内阁当天还修订了新《防卫计划大纲》及《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2014~2018)。大纲称中国 试图以实力为背景改变现状 ,日本要 冷静 应对中国日益活跃的海空活动,并增强离岛防卫,创建水陆两栖的 夺岛部队 。整备计划则提出增加5年预算总额至24.9万亿日元,引进新型空中预警机和无人侦察机等。应该指出,尽管日本新的防卫大纲删除 有节度的防卫力 表述,代之以 高实效性的综合防卫力 ,但总体基调仍坚持专守防卫、不成为*事大国、无核三原则和确保 文民统制 (指非现职*人的首相为最高司令官的指挥系统)这4项基本*策。可以说,安倍的底线是通过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和宫古海峡建立 立体防御体系 ,守住钓鱼岛和其他离岛;更高的目标,是以修改*府的宪法解释来允许日方行使 集体自卫权 (譬如当朝鲜向美国方向发射导弹或攻击公海上美舰时,日本可获许拦截朝鲜导弹,并与美*并肩作战)。即便如此,这也与中国渐进式收复钓鱼岛和总体维护战后体制的方略难以调和。安倍希望借助上述 历史性文件 提升日本地位,让日本在全球安全方面 施展拳脚 ,但其 安保首相 之路绝不会平顺,对华外交中的矛盾之处也会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