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锐减,美国农民负债高
TUhjnbcbe - 2024/5/18 16:58:00

据WTO公布的数据,年中国以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宝座,美国以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中美两个贸易大国之间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今年开年以来,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却发生锐减,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大粮食进口国,进口美国大豆量锐减

在粮食进出口方面,我国在年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总计进口粮食大约1.亿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口最多的就是大豆和油料,其中大豆近5年平均进口依赖度约为87.88%。

而且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达到万吨,与去年相比仅仅下降了0.8%,并没有剧烈的波动。

加上整个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万吨,在过去的16个月中,中国累计大豆进口量可以达到1.25亿吨,可谓是全球第一大大豆买家。

那么这些大豆主要都是从哪里进口的呢?很多人会说那应该是美国吧,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之一。

事实上,美国确实是我们大豆进口的主要渠道之一,但美国的竞争者也颇多,巴西、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都盛产大豆,其中巴西才是我国进口大豆的第一大渠道。

而且今年以来,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遭到锐减。

根据中国海关本月公布的数据,在今年前4个月,我国一共从美国进口了万吨的大豆,相比去年同期足足减少了万吨。其中,4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万吨大豆,比3月份的万吨减少了足足51.3%,同比也减少了23.7%。

美国农业发展艰难,农民负债高企

对于美国来说,一方面遭遇了向我国出口大豆数量的萎缩,一方面国内的农业环境非常差,农民负债高企。

全球经济的下行加上疫情影响,导致美国经济变差,对此美国政府从两年前开始不断放水。

虽说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能缓解经济下行的问题,但是由于美国在放水的过程中“用力”过猛,带来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副作用,就是高通货膨胀。

高通胀导致美国农民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化肥、农业生产机械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所以尽管全球粮价也在上涨,但是由于美国农业生产成本攀升更猛,导致农业的实际利润仍然呈现下降态势,这就造成了美国农民的负债进一步增加。

一家美国机构OC发布报告称:美国农业债务占农业年收入的比重已经高达97%,创下32年来最高纪录。

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不少农业生产者因为难以负担沉重的债务而破产退出市场。根据美国农业联合会最新报告,年美国已经有家农场宣布破产。

美国大豆销路成问题,急需海外订单

更加糟糕的是,面对生产成本增加的巨大压力,美国农民选择种植更多的大豆来代替玉米。

因为相比玉米,大豆对化肥的依赖更弱一些,农民所负担的成本压力会稍微小一些。

根据年全球大豆市场数据分析,美国大豆产量达到1.08亿吨,占世界大豆产量的3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但是,美国国内消费量有限,一半左右大豆都要依赖出口国际市场。因此高产量也为美国的大豆行业带来了一个大问题——销路,如果卖不出去,大豆产量太多反而成为负担。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眼下急需更多的海外订单来疏通大豆出口渠道,否则就要面对更多的农场破产,更多的农民失业。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对美国的大豆进口量却发生了明显的减少。

对于这一点有网友猜测可能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有关,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一个国家生产大豆,例如巴西、阿根廷以及巴拉圭等美洲国家也都是世界上生产大豆的主要国家。

其中巴西年年产大豆万吨,是全球第二大大豆生产国,如今也面临着渴求大客户的问题,所以,如果中国减少美国的进口量,同时增加巴西或其它国家的进口量,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写在最后:

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同时高通货膨胀也会导致美国更加依赖我国的工业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推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美贸易间我国的顺差会进一步拉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锐减,美国农民负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