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美元持续加息进程中,多个外储薄弱的市场上演了美元荒,并呈现出货币与经济的脆弱模式。应该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QE印钞模式下,持续向全球输出源源不断美元的一次大收缩。
图片来源presstv简单来讲,美元正在利用利差优势,使一系列缺少宽广外汇储备护城河的经济体资金抽离。比如,尽管近年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但由于过于依赖美元资本,印度卢比今年以来已成为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对于此,印度央行行长UrjitPatel曾公开呼吁,美联储该放慢收缩步伐了。事实上,这场美元利差收缩波及到的经济体,早已蔓延至全球范畴。
以阿根廷经济为例,阿根廷经济和货币今年以来也上演了脆弱模式。我们曾提及,阿根廷曾经是一个经济很辉煌的国家,宽阔的街道,西班牙式的建筑风景,还有百年前就有的地铁系统。不过,阿根廷经济过去相当一部分繁荣是建立在美元资本对其输出基础上的,一旦美元资本收紧,则意味着经济风险或将不断释放。阿根廷货币比索今年4月以来遭遇严重贬值,贬值幅度一度达50%。在彭博近期关于新兴市场脆弱性计分卡上,阿根廷排名第二。
图片来源goldsilver因此,对于全球多个依赖美元资本的经济体而言,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则成为较为重要的课题。与许多石油出口国不同的是,美元对脆弱经济体的限制来自于利差,但其结果或将殊途同归。这就不难理解,目前去美元化的阵营中涵盖了多国。
无独有偶,在美元荒的状况下,阿根廷经济或也意识到美元资本的不可靠性和不可持续性,因此,近期我们注意到,阿根廷经济或也正在离美元资本渐行渐远。据彭博社近期报道称,阿根廷当局相关经济人士透露,阿根廷正在考虑增加外储融资多样性的提议,可能包括掉期和信贷额度。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拥有良好信用的国际货币正在成为阿根廷经济靠近的目标。
显然,人民币或承载了这一功能。我们近日提及,阿根廷央行在11月8日宣布,已经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再扩大近一倍,达到1,亿元人民币。阿根廷央行发言人称,协议规模在原先亿元的基础上再扩大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也就是阿根廷经济处于美元荒较为严重的时期,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阿根廷央行就提出了希望扩大与中国此前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而目前这1,亿元人民币规模,几乎可以确信的是,阿根廷在过去数月一直不遗余力地想办法使其本币比索与人民币达成协议。可见,人民币在阿根廷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图片来源FT事情或远没有结束,读者朋友们知道,货币是服务于商品交易的介质,阿根廷央行与中国央行扩大的货币互换协议,将使两国商家直接受益,特别是正望眼欲穿希望将更多农产品出口至中国市场的许多阿根廷农民,这将是规避美元利差,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要知道,阿根廷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美誉,其大豆也是该国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数据显示,年阿根廷大豆的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也是中国。分析认为,接下去阿根廷大豆及相关产品或将更多出口至中国。外媒援引阿根廷油籽压榨商行业商会CIARA主席GustavoIdigoras曾表示,将豆粕这一大豆产品卖到中国一直是阿根廷追求的目标。
图片来源diarioonline另据路透社近期报道,阿根廷还希望通过一项允许他们首次向中国出口豆粕牲畜饲料的协议来重振农业经济,据阿根廷谷物出口商会的负责人称,希望本月稍晚能够与中国市场达成出口豆粕的协议。
阿根廷农业部长埃切韦雷稍早前还曾表示,恢复向中国出口豆油是“阿根廷农业的伟大成就”。不仅如此,阿根廷或也正在积极布局本国能源的出口,另有媒体11月23日报道称,年阿根廷或将加入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商的行列。
图片来源psuv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市场,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年世界天然气市场报告》显示,中国以每年15%的天然气增长率成为最大贡献国,中国增量占全世界增量的37%。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进口依存度将从39%上升到46%,其中大部分进口增量将是LNG。
不难看出,中国市场正是是阿根廷的两大优势产品大豆和液化天然气的潜在大客户。在与人民币扩大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向人民币靠近的情况下,阿根廷的出口经济或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