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索寒雪北京报道
东北农户温兴在田间地头找不到收粮食的中间商,他经常叫中间商为“粮贩子”。“现在买卖双方的价格差距比较大,价格高了就没有‘粮贩子’来收了。”温兴说。
国际大豆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改变,年年初,大豆价格走低,近两年大豆价格持续上涨的行情宣告结束。
市场并不是无人收购,年,温兴同样种植了大量的玉米。“我降低了价格,‘粮贩子’就全都收走了。”温兴正在调整大豆的心理价位。
1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表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8亿斤、创历史新高。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
距了解,年粮食产量.2亿斤,比上年增加.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价格博弈期
农民一直期待较高的价格,但是目前的大豆价格逐渐理性,回归到年10月的价格,仍然远高于年的价格低点。
前两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温兴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不断扩种大豆面积。
从降价卖玉米的经验,温兴看到,只要他肯降价,大豆是能卖出的,但是买卖双方正在博弈期。
据海关总署统计,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从结构看,大豆仍占大头。全年进口量为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进口这么多大豆,一方面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承认:“大豆进口确实比较多,大家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