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夏
谁能想到,许多消费者儿时那难以忘记的辣条味道。继5月12日在港交所正式提交招股书,11月11日显示申请失效以后,11月12日,知名辣条品牌卫龙二度提交上市申请,再度冲击“辣条第一股”。
作为辣条界的“扛把子”,卫龙的赚钱能力了得。虽然年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微降2.53%,但仍狂赚超3.58亿元。卫龙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年-年以及年上半年,公司的总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41.20亿元以及23.0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一旦上市,卫龙的估值或将超过亿元。作为一家辣条厂,这个成绩远高于洽洽、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三者的市值总和。
十年前,辣条还被定位为“垃圾食品”。那个时候,谁也想不到卖辣条也能发家致富。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辣条只是个小本买卖,但卫龙的老板刘卫平却凭借着这份不起眼的生意,将身价提升到了亿,成为了当地的首富。刘卫平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呢?
靠辣条起家,创立“卫龙”品牌
刘卫平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没读过什么书。小时候,他跟着母亲靠卖酱干一起生活,酱干就是辣条的前身。另外平江县是一个隐藏在山洼中的贫困县,大多数平江人靠卖酱干为生。年的一场洪水使当地人民本已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由于洪水,酱干原料大豆的价格从7毛钱一斤飙升至1.5元。为了节省成本,于是很多商人开始用廉价的小麦代替大豆,把酱干的名字也改成了辣条。刘卫平突然发现,用小麦制成的酱干味道更好,口感更柔软,深受消费者喜爱。正是在这个契机下,刘卫平看到了这款产品的无限潜力,下定决心大规模生产辣条。
众所周知,湖南人以吃辣著名。当时,辣条一经推出就在湖南广受欢迎,辣条市场很快就饱和了。于是次年,刘卫平带着配方来到河南漯河,不仅因为河南盛产小麦,更因为河南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在解决原材料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经过刘卫平的调查,他开始集资创业。刘卫平的亲人虽然不看好他的创业想法,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拿钱借给了刘卫平。在家人的资助下,刘卫平很快成立了“平平食品厂”,开始了生产辣条的道路。
创业初期,刘卫平的目标是学校门口的食堂,针对的是小学生。为了方便小学生把辣条放在口袋里,避免老师和家长追查,刘卫平特意缩小了原来的12厘米包装。正是这个细节,让刘卫平的辣条生意渐渐比其他小厂做得更好。
刘卫平还雇佣了很多人去为自己做地推,超市和杂货店贴满了刘卫平辣条的广告。并且于年注册了“卫龙”商标,湖南和河南已经成为生产辣条的两大省份。但随着辣条销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小商贩加入到这个行业,行业标准的不规范最终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年,央视曝光了大量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黑暗辣条作坊,国家质检总局也将平江县列为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县。很多辣条厂倒闭,辣条销量急速下滑。
面对行业现状,刘卫平为了谋求发展,不惜重金从欧洲购买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
为了挽救企业声誉,他还请来了专业的摄影团队进行宣传。辣条生产工艺公布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了卫龙品牌,刘卫平的工厂也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了一个现代化工厂。
此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刘卫平逐渐意识到了网络宣传的力量。他找到了暴漫一起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表情包。年苹果7推出时,刘卫平趁机推出苹果风格的辣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此同时,刘卫平还开了一家旗舰店,也学着苹果旗舰店一样装修。
在各种措施下,卫龙成功摆脱了“垃圾食品”的名声,销量一路飙升。最终成功出口到国外。
提交上市申请,向资本市场入驻
截至去年底,卫龙拥有个分销网络,超过57万个零售终端,市场占有率5.7%,成功占据行业第一。刘卫平身价也达到亿元,成为漯河的新首富。在今年10月27日出炉的《胡润百富榜》,刘卫平、刘福平以亿身家首登富豪榜单,仅次于牧原股份(.SZ)的秦英林、钱瑛夫妇,成为河南第二富豪。
而卫龙5月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卫龙最大股东为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持股比例达到92.17%。而且,在卫龙投资名单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云锋基金、红杉中国、高瓴、腾讯等知名机构的名字。这样的跟投“阵容”不仅豪华,也让更多的投资人,趋之若鹜。
此外,刘卫平还曾定下了年卫龙营收要突破亿元的目标,你觉得这个目标会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