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农业芯片小种子迎来大风口
TUhjnbcbe - 2024/12/31 18:26:00

本文带大家一起了解如今农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在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和产业链状况下,有哪些投资机会与风险?

一、当前农业背景

世界粮食计划署年5月份出台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受疫情蔓延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地球上还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至少1.55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很多国家纷纷自保,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看资本市场的表现。年以来,农林牧渔板块整体跑赢大盘。上证指数上涨了13.87%,农林牧渔(申万)行业指数累积涨幅达18.29%。与农业息息相关的食品饮料板块涨幅高达80%,有部分龙头公司涨幅则高达数倍。

农业板块能有这样强势的表现,与国家对农业长期的政策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从年开始,我国连续19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农业有关。

在国内投资必须要了解相关政策,因为行业发展需要政策支持。

二、农业的当前现状

1.市场规模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8%,却养活了地球上20%的人口,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年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万吨。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线。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那我国是“农业强国”吗?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农业却大而不强。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其中原因。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需要依赖进口,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比出口额多出亿美元,依赖进口的程度逐年增长。其中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出口给我国大豆的国家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有优势,所以生产成本要比国内低很多。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我们来和美国做下对比。两个国家的耕地面积比较接近,但是从就业人口来看,美国只有多万。电影《黄石》中的场景展现了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土地集中程度很高,农场主可以乘坐直升机视察农作物生长情况。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全程实现机械化。而中国目前机械化程度只有63.82%。

2、发展阶段

再来看下我国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我国农业现状及存在的差距。从农业的发展的参与者和劳动工具的使用来看,农业发展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1.0阶段。主要是不发达国家,依靠个体劳作和畜力劳作的传统方式阶段,要靠天吃饭。

第二阶段:农业2.0阶段。用机械化工具替代传统农民个体劳动阶段,例如中国和印度。

第三阶段:农业3.0阶段。以信息化为主的自动化农业阶段,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例如美国和日本。

第四阶段:农业4.0阶段。进入“智慧化”农业阶段,例如:荷兰、以色列、德国。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率到达了66%,其中,三大主粮小麦、水稻、玉米的机械化率分别达到了94%,79%和83%。

三、农业产业链及相关公司

我们分别从种植和养殖两个细分行业来介绍这部分内容。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种子”和“种苗”处于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是农业产业的制高点,堪称是农业的芯片。

大家不禁要问:种子和种苗怎么还成为芯片了呢?我们先从种子说起。在我们的印象中,今年的西红柿和黄瓜在结出果实之后,就可以把籽儿留下,待明年使用。但是现在的农作物,早已经不是这样了。

例如,现在大部分蔬菜的种子只能种一次,如果连续种植,长出的蔬菜就会退化。轻则产量下降、品质下降,就像下图中的香蕉会变黑,重则直接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所以大部分蔬菜种子是不能进行二次种植的。

既然种子这么重要,那我们国家对进口种子的依赖程度有多高呢?

从种子的贸易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种子的进出口贸易差是逆差,也就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以年为例,我国种子进口额是4.35亿,出口额是2.11亿,进口额多了一倍,我国对进口种子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当然,我国的种业也不是所有方面都不行,我们的水稻种子基本就是国产。这都要归功于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贡献就不用多说了。

那我们依赖进口的种子品类都有什么呢?蔬菜、水果种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如洋葱、菠菜、胡萝卜的洋种子比例超过90%。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依赖现状,一旦国外进行断供,问题就会非常严重。

我们通过进口种子比例很高的大豆,来看国外是如何控制中国市场。

中国自0年加入WTO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激增,而国内的大豆种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中国很快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而中国的大豆种植跟美国的相比没有竞争优势,一方面由于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对农业的大量补贴。

美国利用自己大豆种植的优势,开始炒作大豆的价格,把大豆从美分炒到了美分。中国的企业一看涨价,于是纷纷囤豆,农民也开始扩大种植规模。

待中国的企业囤货仓满,美国的炒家就开始砸盘,大豆价格迅速跌到美分,中国的榨油企业和豆农亏损惨重,国际粮商趁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美元,开始抄底中国榨油企业。在中国97家大型食用油企业中,跨国粮商通过收购控股了其中的64家。例如益海嘉里控股了金龙鱼近90%的股份,是一家新加坡外资企业。

被跨国粮商控制的中国榨油企业开始大规模收购农民的大豆,但是他们只收购洋种子生产的大豆,于是倒逼中国农民广泛种植进口大豆种子,因此进口大豆种子占据了我国86%的市场份额。国际粮商从而控制了中国从种植到榨油整个大豆产业链。

到了8年,大豆期货价格又被国际炒家拉升到了美分,当时中国大豆70%以上都依赖进口,国际大豆价格上涨直接传导到了国内大豆市场。生猪养殖是以豆粕作为饲料的,大豆涨价,导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也随之上涨,然而中国对此毫无办法。

所以我们说,种子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得种子者得天下。

年,中国化工集团以亿美元收购了先正达(全球高价值种子领域前三名),通过此次收购,中国牢牢地站在了世界农业领域的第一梯队。该收购是我们国家在海外最大的并购案,而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就是我国的国资委。

近期,“先正达集团”宣布将登陆科创板,拟募资亿元,如果此次IPO成功,将成为以来A股最大金额的首次公开发行。年,先正达集团在全球植保行业排名第一、种子行业排名第三;在数字农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再来看下我国国内种业发展情况。

我国国内种业尚处于发展初期,CR5(市场前5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12%,市场集中度较低。

从A股为数不多的几家种业上市公司来看,位居前三名的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和丰乐种业,在今年三季度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我国种子企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介绍完种业,再给大家讲下养殖业。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猪肉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以年为例,全球猪肉消费量近1亿吨,我国消费量高达万吨,接近世界消费总量的50%。要知道,当年的非洲猪瘟可是严重影响猪肉的供应的,我国猪肉的实际需求量是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的。

我国旺盛的猪肉市场需求催生出了温氏、牧原等市值破千亿的养猪巨头,但本土猪种的繁育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国外。本土猪虽然味道好,但投入产出比较低,本土猪要喂4斤、5斤饲料才可以长一斤肉。而进口的洋种猪,喂2斤多饲料可以长一斤肉。

有的朋友就疑惑了,种猪生了小猪,为什么不能再当种猪用呢?因为国外出口到中国的种猪繁育一两代后就会出现退化。国外给我们的种猪其实已是他们长肉快种猪的子代(二元猪)了,孙代(三元猪)已没有了基因的优良性。

所以国外对种猪的繁育就会构成赤裸裸的技术壁垒。新希望的董事长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为了更好了解生猪养殖产业的周期性以及影响因素,我们再来介绍下生猪养殖产业链。

产业链前端是饲料生产企业,涉及的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豆粕、菜粕等多种农产品。

产业链中游是生猪养殖企业,主要涉及到母猪-仔猪-生猪等生产养殖环节。

产业链下游是屠宰企业,目前我国屠宰企业数量众多。

产业链终端是猪肉食品类加工和销售企业。

我们通过养猪企业的两种商业模式对比,来看种猪培育对企业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养猪企业主要有“自繁自养”模式和“公司+农户”模式两种。

“自繁自养”模式以牧原股份为代表,通过能繁母猪生产仔猪,仔猪育肥到生猪出栏全过程生产,赚取了生猪养殖的全程利润。

“公司+农户”模式以温氏股份为代表,公司统一从外部采购仔猪,向农户提供统一的饲料和动保产品,并给予一定的代养费用,农户进行生猪育肥。企业赚取的是其中育肥环节的利润。

面对种猪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牧原股份自2年开始进行种猪培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摆脱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率先在仔猪源头控制住了成本,所以其毛利率也远高于其他猪企。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掌握了“猪种”芯片,谁就占领了行业制高点。

再来介绍下生猪养殖的另外一个特征:周期性。

那什么是猪的周期性呢?生猪生产周期较长,从补栏后备母猪到猪出栏需约14个月时间,因此当期猪肉市场价通过影响养殖户预期及生产决策,从而决定下一期的生猪出栏量,而当期市场需求由当期猪肉市场价决定,因此猪肉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供应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从而引起猪肉市场价格反复上下波动,猪周期由此而生。

最近一轮猪周期开始于年的非洲猪瘟。受猪瘟影响,当年国内一半存栏的猪被宰杀,养殖户也不敢进口种猪,于是猪肉供应减少,导致年猪肉暴涨,价格上涨推动了市场行情,又致使年进口种猪较多,引发产能过剩、猪价暴跌,再加上游饲料涨价,让很多猪肉养殖企业年亏损严重。

这就是我们国家在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一些现状,最后给大家介绍下农业未来趋势和挑战。

四、农业发展趋势与风险

农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产替代

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为2.3%,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

我国种子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市占率前五的种子企业累计占有12%市场份额。无论是从行业规模还是从行业竞争格局上来看,国内种企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二、政策保护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密集出台多项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我国种业的技术自主创新,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其他品种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尽早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的目标。

三、“保险+期货”模式

为了降低猪周期带来的市场波动以及对养殖生产的影响,未来可采用“保险+期货”的模式:养殖户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由保险公司对猪肉市场价格进行“兜底”保障。

目前我国与生猪产业相关的有两个大市场,一是年开始的生猪现货交易市场,另一个则是年1月份上市的生猪期货市场。生猪期货的上市能够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带来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将为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助力。

期货和现货互为补充,形成了完整的生猪价格体系。

以上是农业发展的三个趋势,那么未来面临的风险又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疫情:对餐饮消费的影响会波及农业的种植和养殖行业。

二、猪瘟虫灾:给种植、养殖行业的经营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三、原材料价格影响: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饲料成分的生猪养殖业,如果原材料涨价,而猪价却在下行周期,会极大压缩利润空间。

四、政策调控:国家出台各项政策会对农业产生影响。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业芯片小种子迎来大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