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着眼黑龙江省大豆非转基因、塞地黑土、绿色有机特点,突出产品差异性,形成独特竞争优势。”近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全省加快大豆市场营销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对“龙江大豆”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作出安排。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也是我国大豆市场的风向标。通知中强调“非转基因”“突出产品差异性”等,分外引人瞩目。
政策助力,守“一方净土”
种大豆要挣钱,关键还是要卖个好价格。怎么卖出好价格,品质、稀缺性和营销是关键。
在《全省加快大豆市场营销的指导意见》中,黑龙江省明确“坚持突出特色、坚持市场导向、坚持融合发展、坚持统筹推进”原则,从7个方面入手统筹全面推进大豆市场营销。主要内容包括: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快电商平台建设、促进大豆加工企业开工投产、强化农企利益联结、叫响绿色有机大豆品牌、举办大豆产销对接活动、推进大豆交易市场建设等。
对于怎么叫响绿色有机大豆品牌?
上述通知指出,实施绿色有机大豆分级标准营销,落实《黑龙江绿色食品商标(品牌)使用许可规范指引》,采取产权重组、合约使用、特许经营等方式,结合地理标识培育大豆大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大豆主销区大力宣传推介海伦富硒大豆、嫩江大豆、九三大豆等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区域公用品牌,真正从“东北大豆”概念中剥离“龙江大豆”绿色、有机、非转基因的品牌形象,塑造“龙江大豆、东北更好的大豆”整体品牌,扩大龙江优质大豆市场占有率,提升价值链增收。
黑土地是黑龙江人的骄傲,是世界公认的“土中之王”,土壤性状好、肥力高,盛产大豆。长期以来,为保护黑龙江大豆的天然高品质,黑龙江大豆行业形成共识,自发、自觉地拒绝生产加工转基因大豆。
年5月1日,新修订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施行,其中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禁止非法生产、经营和为种植者提供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禁止非法生产、加工、经营、进境转基因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农产品。”尽管此《条例》出台后就饱受一些专家质疑,认为黑龙江立法禁止转基因落地充满地方保护色彩,但黑龙江省仍坚持自己的“大豆纯正的原则”。
为此,黑龙江省从种子、田间管理、收购等均布下监管大网,严防“转基因落地”。在今年春播前的3月16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加强种子市场全程监管,以玉米、大豆种子为重点,发现非法转基因种子,依法处罚。在繁制种关键时期,对种子生产基地巡查,依法严格禁止繁制种基地生产非法转基因种子。在收获环节,对种子生产、库存代售种子样品开展转基因成分检测,严防转基因种子入仓。
振兴“黑龙江大豆”产业
黑龙江大豆强势主推“非转基因大豆”背后,有一段挥之不去的“隐痛”。
作为是世界大豆的原产地,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期,黑龙江大豆不仅供应全国市场,出口量还近百万吨。年我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配额限制后,外国大豆潮水般涌来,在价格低廉和出油率高等进口大豆冲击下,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一度大幅度下滑。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4万亩,比年减少了整整万亩,种植面积下降53.2%。不仅大豆种植面积剧减、出口受阻,大量当地中小大豆加工企业也哀鸿一片,生存艰难。
世界大豆市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豆”争,决不能让劣币驱逐了良币。痛定思痛,黑龙江将大豆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强化差异化特色,打造地域品牌。围绕发展绿色、有机大豆,近年来该省建设了一批生产基地,大豆产业呈现恢复性发展趋势。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近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达到全国的一半,居全国首位。年黑龙江将大豆生产者补贴增调为每亩元,同比增加近一倍,其振兴“龙江大豆”产业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目前,黑龙江大豆育种水平、机械化程度均处在国内领先水平,北大荒垦区的大豆亩产均单产公斤,已接近美国大豆单产。但黑龙江省大豆主要加工品仍为豆制食品、豆油、豆粕等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依旧突出。除挖掘单产和总产潜力外,黑龙江省大豆提升亟待在精深加工上进行破题。
针对这一情况,黑龙江《全省加快大豆市场营销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现有大豆加工产能整合,加快提高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开拓能力,通过整合,重点培育加工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加工链条长的大豆加工企业和知名大豆品牌。同时,大力发展大豆精深加工业,突出发展大豆食品加工,促进油脂加工转型升级,拓展精制油专用粕(饼)市场,吸引调味品、保健品、大豆蛋白等产能逐步向省内转移。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种植效益倒逼带动大豆面积稳定增长、生产投入增加、产量和品质提升。
《意见》还特别强调,加强大豆产业研究,对大豆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种得好向卖得更好转变,再由卖得好倒逼带动种得更好,满足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实现豆农增收增效,进而在差异化“豆”争中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黑龙江省“大豆营销”的这步棋,意味深长。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目前,我国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因此国产大豆均为非基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