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截至10月27日当周),东北大豆市场保持稳定。新豆收购已基本完成,农户们普遍持惜售心理,加上运输能力受限和陈粮供应增加,整体市场购销较为平淡。需求方面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市场表现平稳。
在近期,国际大豆市场呈现上行趋势,有可能突破阻力位继续上涨。然而,国内市场受限于农户惜售、收购主体平稳收购以及需求持稳的基本面,预计现货价格仍将以稳定为主。
一方面,由于农户们对大豆现货价格普遍持惜售心理,使得市场上低蛋白粮源的供应较为稀缺。这种情况下,部分收购主体开始进行大豆收购,对低蛋白粮源的竞价也有所提高,进一步支撑了现货价格的平稳。
另一方面,由于铁路运输能力受限以及部分地区降雪影响,大豆的外发运输受到一定阻碍。同时,其他主要谷物如玉米、水稻也在进行集中外发,导致运输成本上涨且铁路对大豆的审批数量紧张。这些因素进一步影响了大豆市场的购销情况。
此外,虽然陈粮的供应量有所增加,但成交量仍然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双向交易仍然存在利润空间,同时陈粮销售方下调起拍价格也使得拍卖更为顺利。然而,新豆市场的情况并不乐观,由于贸易商多数已经进行过采购,调研结果显示采购比例环比明显减少。同时下游消化速度较慢,市场上并未出现涨价迹象,也使得需求方的采购积极性不高。
在外部因素方面,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使得市场认为本轮美元加息周期基本结束,美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获得提振,国际大豆也在此种氛围中具备继续上行的动力。预计主力期价将突破美分/蒲式耳的位置,继续向美分/蒲式耳的阻力位而去。
另外,近期中国针对新季的美国大豆转基因进口许可证要求增加一条款重新申请,后期的美豆到港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有可能成为最近一周国内油粕价格偏强的一个影响因素。
#玩转AI摘要#综合来看,虽然国际大豆市场存在上行趋势以及国内新季进口大豆到港不足的可能性,但短期内对国内大豆市场的直接影响可能较为有限。在农户惜售、收购主体平稳收购以及需求持稳的基本面下,预计短期内现货价格仍将以稳定为主。然而,如果后期国际大豆期价明显走强或国内新季进口大豆到港不足的情况出现,可能会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的看涨情绪推动作用。因此,投资者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