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月USDA发布全球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其中大豆数据整体偏利多。偏多的重点在于本次报告对美国新作大豆单产由12月的50.2蒲/英亩下调至49.5蒲/英亩,产量由43.46蒲下调至42.76亿蒲,出口虽由20.45亿耳下调至19.5亿蒲,但期末库存处于2.1亿蒲历史低位,美国大豆库存偏紧格局强化。此外,南美阿根廷大豆产量万吨下调至万吨,令市场对阿根廷大豆产量前景充满忧虑,并且让巴西大豆产量能否实现1.53亿吨丰产局面疑虑重重。在报告发布之后,CBOT大豆主力合约报收于美分/蒲,涨1.69%。
原本这次的报告重头戏在于南美大豆新作产量方面的题材,但美国大豆方面却依旧占据重要位置。具体来看,因USDA对/23美国大豆从12月50.2蒲/英亩大幅下调至1月的49.5蒲/英亩,导致产量从43.46亿蒲降至42.76亿蒲,最终令期末库存从2.2降至2.1亿蒲。并且/23美国大豆单产、产量和期末库存均处于报告发布前市场机构预估的下沿。
此外,USDA在下调/23美国大豆产量的同时,却同步下调了出口数据,将出口从20.45亿蒲下调至19.5亿蒲。而从目前美国大豆出口情况来看,截至1月5日,/23美国大豆出口销售累计万吨,占万吨出口预估的82.66%,大幅高于71.44%的五年均值。唯一的风险点在于出口份额中中国占据60%,意味着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对美大豆采购进度慢于往年同期,考虑到巴西新作大豆丰产上市后造成的强劲竞争,不利于后期出口目标的完成。但总的来说,笔者认为本次USDA将美国大豆出口预估数据下调后,美国大豆出现明显的轻装上阵,有提前释放利空的嫌疑;并且在未来大半年的时间里让美国大豆库存库存偏紧的现状得以持续。但笔者提醒,USDA在年9月底的季度库存报告中上调美国大豆旧作库存的场景仿佛发生在昨天,不禁让人警惕。
对于从今年播种开始就高度引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