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众所周知,在国际粮价的上涨原因中,美国的金融政策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国际粮价的走势往往与各个粮食主产国息息相关。例如,在年中时,美国曾发布了重要的种植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显示,无论是玉米,还是大豆,其种植面积都低于预期,并且季度库存也低于预期。于是,在这种影响下,国际粮价再次上涨。
而到8月份,美国发布月度供需报告,再次使粮价掀起了新一轮的风浪。
一、全球小麦预期减产,国际小麦价格大涨
在这份报告中显示,全球~年度小麦的产量预测下调至7.77亿吨,比7月份的7.92亿吨减少了0.15亿吨左右;当年度全球小麦的期末库存也下调到了2.79亿吨,而7月份的估值为2.92亿吨。
其实,对于国际小麦的波动并不意外,早在之前多国就对小麦的产量纷纷下调。北美正处于严重的干旱天气之中,美国、加拿大等都相应调低了小麦的预期产量,而美国更预测本年度小麦产量预计可能会降至19年来新低;而欧洲则由于洪涝灾害的影响,小麦的产量也并不乐观;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预期小麦产量将为万吨,也远低于上个月预估的万吨。
再叠加本次报告对小麦产量的调低,在此影响下,小麦的价格应声而涨。
二、全球玉米预期产量下调,是否会对国内产生影响?
而在这份报告中,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