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市迎来了短暂的上涨。受降温、雨雪天气影响,猪价应声上涨,养殖户开始有一定盈利。部分地区大肥涨至13.0元/斤,养殖户有看涨惜售情绪。
另一方面,猪价上涨的同时,饲料又开始涨了。
猪价“涨翻天”,肥猪一斤涨至13元!
据猪价系统分析,11月24日,国内生猪价格冲高17.82元/公斤,猪价环比10月初,累计上涨7.53元/公斤,猪价大涨73%,生猪价格“涨翻天”。
而受国内生猪价格筑底大涨支撑,国内猪肉市场,猪肉价格也呈现明显反弹的态势,据官方消息了解,截止到11月23日,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涨至24.53元/公斤,猪肉价格相比10月中旬累计涨幅高达7元/公斤,肉价反弹达到了39.9%。
如今,南方即将进入腌制腊肉的周期,大猪市场成交顺畅,部分多溢价成交,养殖端看涨心态浓厚。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大猪报价在11.0-13.0元/斤。受肥猪上涨影响,标猪跟涨。两广、浙江部分地区标猪已涨至10.0元/斤以上。
不过终端对高价较为抵触,高价白条走货一般,屠企盈利情况欠佳。消费跟进不及时或将限制猪价再度上涨。
进口大豆成本高达元以上,玉米价格扶摇直上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随着国产大豆特别是东北主产区新季大豆集中上市,大豆价格不跌反涨,与往年相比,当前的国产大豆价格已经到了历史较高水平,大豆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度达到元/吨。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因压榨利润较低抑制需求,且飓风“艾达”限制美国的大豆出口,10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仅为万吨,较上年同期万吨下降41.2%,为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还低于9月份进口的万吨,环比下降25.7%。
此外,数据显示,年我国进口大豆成本高达元/吨,远高于去年。进口数量减少以及高企的进口成本支撑豆二期价走高。
“行情总在观望中上涨”。10月以来,大部分南方用粮企业都在观望,等着11月东北新玉米大量上市,供应增加,势必压制价格,届时是补库良机。
而随着市场上新疆、西北玉米粮源逐渐减少,用粮企业把目光转向东北地区。而此时,东北地区疫情、寒潮等突发状况不断,新玉米上市从11月上旬推迟到下旬,玉米价格也并没有如预期般下跌,反而在市场一片看空声中扶摇直上。
据行情宝对川渝几个大型饲料企业调研了解,他们目前都急于补库:
“车皮紧张,东北物流突然就断了!”
“合同粮发不出来,只能当地高价买!”
另一个主产区华北地区,价格也是一路飙涨,11月中旬,加工企业最高报价曾飙到元/吨,引发现货市场一次小地震。玉米期价也应声而起,一度飙到以上,往年的销售旺季也不过如此。
饲企库存告急,涨价开始了....
近日,重庆双桥正大、沙洋正邦、旭日正邦、山川生物、九鼎农牧等十几家饲料企业宣布涨价,涨幅在50~元/吨,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11月以来的第三轮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