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球粮食危机严峻,联合国斡旋力不从心,中
TUhjnbcbe - 2025/2/17 19:45:00

自俄乌冲突以来,大家都在讨论能源危机问题,不管是石油也好,天然气也好,包括美国在内,以及欧洲国家都在满世界找能源。然而,大家可能忽略掉了,有一场更加严重的危机即将席卷全球,那就是粮食危机。没有能源,还能以别的渠道变通,若是没有粮食,人类将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联合国也为此忧心忡忡……

(收割粮食)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俄乌冲突会让一个挨饿的世界提前到来。”

报道指出,冲突爆发之后,一些依赖进口俄乌粮食的国家,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了市场上已经面临“无粮可买”的尴尬处境,而高企的粮价更让民众难以承受。

就在7年前,联合国曾誓言要在年实现全球零饥饿的目标。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自年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数量下降了持续数十年时间后,后来又遇上了年新冠疫情的冲击,没曾想阴霾还未消散,俄乌冲突的爆发再度添了一把火。

上月初,联合国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全球正进一步偏离目标,无法保证到年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报告称,年全球饥饿人口增至8.28亿,与年相比增加了约万人,而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累计增长了1.5亿人。

(饥饿的人口日益增长)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这场冲突爆发前,俄乌两国合计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麦合计可占到全球供应的19%、小麦则为14%、玉米为4%。

然而战火的爆发直接影响了乌克兰今年的春播,再加上该国传统的黑海粮食出口路线被俄切断;不仅如此,就连俄罗斯的化肥也都因为受到西方制裁的原因而“出口难”。眼下,有消息指出,在联合国和土耳其的斡旋下,俄乌正就粮食出口通道的问题进行谈判。

其实,早在粮食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就已做好了万全准备。作为一个经历过千年粮荒之苦的人口大国,为了端好能供14亿人吃饭的饭碗,我国一直都极为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在太空培育粮食新品种”。简言之就是,将种子送到太空中进行一次短期旅行,从而有助于科学家研发出新的作物品种,更重要的是,这些品种可以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茁壮成长,从而能更好地养活地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

(中国空间站太空育种)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从外形上看起来与寻常的麦穗无异,但它们的身份可不简单,是一种被称为“鲁原”在外太空培育出来的的品种,它也是中国种植面积第二广的小麦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它比中国种植的标准小麦品种的产量要高出11%,不仅变得更耐旱,还具有能抵御小麦病虫害的能力。

据悉,这种植物是利用进入太空的种子培育出来的,当种子进入到太空中,由于独特的低重力环境,再加上失去了地球上的保护性磁屏蔽而受到宇宙射线的轰炸,这些种子的DNA就会产生细微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品质。

(“鲁原”小麦)

有关专家介绍,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中国已经创造了多个太空变异作物品种。包括玉米、水稻、大豆、芝麻、棉花、苜蓿、西红柿、甜椒、西瓜等多种作物和蔬菜。作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一部分,1.2万颗种子已经在中国空间站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

在全球都为俄乌冲突爆发而带来的粮食危机困扰之际,中国这一先见之举能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粮食危机严峻,联合国斡旋力不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