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田畦金浪翻,油花绽放满乡村。正值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瓮安县玉山镇龙蟠村田间油菜花正恣意绽放,一抹抹金黄格外显眼,随风轻摇的油菜花形成了靓丽的春日画卷。
在花田间,龙蟠村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支两委正趁着晴好天气,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带领群众来到村子的龙蟠河边,一起参与到清河清岸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我们这条河,整个村都是用它来灌溉农田。在村里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会经常地来清理垃圾障碍物,随时都保持水源的清洁。”正在卖力清洁河道的村民刘朝忠说。
据悉,龙蟠河全长13.4公里,贯穿整个玉山镇龙蟠村,全村余亩的农田灌溉全靠龙蟠河。在河岸两边,大家身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红马甲,挥舞着手上的镰刀,分工协作,割除河道周边的树枝,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干部率先垂范、躬身践行,大家干劲十足,充分发扬了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
“来参与这个活动我们感到很高兴很自豪的。做了这些事情不仅是帮助自己家田用好水,还要让所有人都要用上好水,让我们田里庄稼越长越好,油菜花越长越漂亮。”志愿者张大哥笑着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次小小的志愿清理河道活动,显现出瓮安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脉络。
志愿服务,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以来,瓮安县志愿服务工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为主要平台,以“德耀瓮安·志愿黔行”志愿服务品牌为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服务内容为主要活动内容,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同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志愿者参与各种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建设志愿服务新高地。
志愿服务之心正时刻在瓮安接力传递——
新冠疫情之时,瓮安县金龙社区富雅组70多岁的老党员蔡祖进与子女蔡德洲、蔡德军、蔡德丽以及孙女蔡长蕊,主动到社区申请成为志愿者,负责金龙社区富雅组疫情防控点的值守任务,祖孙三代齐上阵,温暖激励了无数颗心;
去年9月21日,瓮安县首支助残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我是一名光荣的助残志愿者,我承诺......”现场66名志愿者作出宣誓,将积极主动开展多形式的,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为瓮安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瓮安一小开展以“德耀瓮安志愿黔行”——“雷锋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2月23日,瓮安县天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到乌江村开展“行走的课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上门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抢抓时节做好春耕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
......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要延伸到哪里;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瓮安县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志愿者、培育志愿者、鼓励志愿者,为志愿服务创造条件,培植志愿服务厚土,做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据了解,年以来,瓮安县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爱心陪伴行动等培训10余次;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志愿服务组织相继发布志愿服务项目余个,培育出“您的心愿·我的志愿”“唱响瓮安调 发出好声音”、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幸福进万家·瓮水长歌文化精品乡村行”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8个,围绕“五项工作”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服务群众26万余人次。其中,县文艺志愿服务队组织文艺志愿者以《瓮安调》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等,创作视频10余个,山歌歌词余首;县融媒体中心志愿服务队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电视栏目《文艺瓮安》;县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您的心愿·我的志愿”百年千愿“微心愿”活动29场,名孩子实现了“小小心愿”,开展“春晖行动·绿丝带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为名疫情防控志愿者购买保险,发放志愿服务证书人次,制作“同心抗疫·团团相伴”陪伴卡片7期张。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注册志愿者人,有志愿服务时长人数为人,志愿队伍支,累计发布项目个,累计服务小时。
一颗志愿服务心,一片温暖助人情。
如今,志愿服务成为瓮安传播党的理论、引导教育群众、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的有效载体,树立了时代新风、文明乡风、和谐社风,文明实践在瓮安开花结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卢泰铭
编辑陈杨
二审莫宇
三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