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压榨利润率下降可能会影响中国年上半年的大豆需求迷。一些实体压榨商远没有金融机构估计的乐观。
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在-22年的销售年度将进口1亿吨大豆,标准普尔全球普氏能源分析则认为,在中国猪群强劲增长的支撑下,中国的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02亿吨。
然而,许多并没有那么乐观。
中国严重依赖大豆采购,因为超过80%的进口大豆被加工成动物饲料,但随着过去几个月中国的母猪数量呈下降趋势,压榨商预计油籽需求至少在年上半年会减少。
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出现,导致中国猪群在一年内减少了50%以上。
一家中国的压榨商表示:“在年下半年,养猪户在每头猪上损失了数百元,这迫使许多养殖户削减了产能……”。生猪数量的减少可能会严重影响以大豆为基础的动物饲料的需求。
此外,如果中国年的大豆进口数据可作参考的话,压榨商的担忧可能是有充分根据的——根据海关数据,中国从1月到11月的大豆进口总量估计为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5%。
下降的猪群
过去10年,动物饲料需求是中国对大豆需求旺盛的核心原因,但年下半年,猪群数量下降导致大豆类猪饲料需求的放缓。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中国11月底的母猪数量估计为万头,比上个月下降了1.2%。MARA的数据显示,自年7月以来,种猪数量一直处于连续的负增长状态。
通常情况下,猪群负增长与猪饲料采购放缓之间有6个月的时间差。因此,所有迹象都表明,至少在年上半年,对大豆为基础的动物饲料的需求将出现疲软。
压榨利润是将大豆加工成豆粕和豆油所获得的利润。年,生猪供应过剩导致猪肉价格下滑,将生猪利润推至负值,进而压低了压榨利润。
根据普氏能源资讯的评估,年6月至12月期间,中国大豆粉碎毛利率的月平均值估计为-5.8美元/吨。
大豆替代品
中国的大豆需求在年面临另一个阻力,政府试图减少大豆的使用以控制通货膨胀。
我国农业部已经建立了饲养仔猪用复合饲料的国家标准,以降低平均蛋白质消耗量。
农业部表示,通过添加小麦等豆粕替代品,低蛋白日粮已在大型养猪场得到推广,饲料蛋白质水平已降至13.6%,比工业平均水平低约2个百分点。
牧源食品公司董事长秦英林说:“如果低蛋白替代品作为动物饲料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中国的大豆需求量每年可减少万吨。”
运费波动可能改变购买模式
飞涨的运费在中国大豆贸易中占据了更大的投入成本份额。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到年。
年,由于燃料价格飙升以及港口频繁拥堵导致供应链出现瓶颈,巴西到中国北方的平均运费同比增长了60%以上。
因此,自年初以来,运费的激增大大削弱了中国大豆压榨商的利润。面对负利润率,压榨商推迟了大豆购买计划,并等待利润率提高。
交易员担心,到年,运费率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特别是随着冠状病毒疾病在中国的重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