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彰武地名大四家子乡村屯名字及由来
TUhjnbcbe - 2020/10/28 4:25:00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a_5051434.html
大四家子乡

年资料

自然情况

大四家子乡位于彰武县东部。东、南面与法县相邻。北邻康平县。西与本县后新秋镇接连。总土地面积.7平方公里。有2,亩,11,ロ人。辖9村民委员会、38自然村。乡人民*府地扎兰营子,位于县人民*府驻地彰武镇东北,相距36公里。

该乡地势属本县东部浅山丘陵区。有耕地面积51,亩。以粮谷、大豆等作物为主。境内タ明村为本县棉花产区。胜利、大四家子等山区,近年已发动农民采取治坡与治沟、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对沟进行了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四家子乡原属本县较偏僻山区,近年由于交通事业有了发展,为山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乡村办工业已有沸石矿、农机厂、酒厂及棉花加工厂等。境内红旗村所产的沸石,储量丰富,年产二万余吨。

全乡已有1所中学、10所小学和1所医院。乡人民*府驻地有供销社、银行营业所、信用社、邮电支局、医院等单位。

大四家子乡是全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年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九点三、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二点九,计划生育率达到百分之百。境内有圣经寺、千佛山等古迹名胜。

*区沿革

该乡原为科尔沁左翼前旗地。年4月该旗建制撤销,始划归本县属第九区。

年乡时为扎兰乡。年10月属后新秋人民公社。

年5月由后新秋人民公社划出建立大四家子人民公社。因当时人民公社驻地在大四家子故名。

年驻地迁至扎兰营子,仍沿用原名。

年改划为大四家子乡。

村屯名字及由来

扎兰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扎兰营子。位于大四家子乡中部。属浅山丘陵地形。耕地8,亩,以农业为主。全村户,1,口人。辖5自然村。因驻地得村名。扎兰营子自然村系大四家子乡人民*府和扎兰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县城东北36公里。耕地3,亩,产棉花、大豆。户,1,口人。村内有清代圣经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扎兰”为蒙语官职称呼,因早年有宾图王旗扎兰(即参领职)住此地遂得名扎兰营子。村西有一辽代遗址,现保存完好。村西南1.7公里小山南坡和东北坡各有1辽代墓。八里营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相距0.5公里。耕地1,亩。80户,34口人。据传早年住有蒙古族包姓巴力的,遂得名巴力营子,后谐其音称八里营子。石头场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0.5公里。耕地1,亩。45户,口人。清道光年间建扎兰庙曾于此地采石,遂得名石头场子。胡家沟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2.5公里。耕地1,亩。49户,口人。村约建于清咸丰年间,因姓氏得名。小官营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1.1公里。耕地亩。3户,口人。据传早年有一包姓是宾图王府差人居住此地,因其官职微小遂得名。宫家窝堡村民委员会驻地宫家窝堡。位于大四家子乡东部。东南与法库县接壤,北面与康平县相邻。丘陵地形,耕地7,亩,以农业为主。全村户,1,ロ人,辖4自然村因驻地得村名。宫家窝堡自然村系宫家窝堡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扎兰营子东偏南,相距3.5公里,县城东北38.7公里。耕地4,亩。户,ロ人。相传早年宾图郡王同其弟(即公爷)称赞此处土质肥沃,风景优美,宾图郡王遂将此地赐与其弟,后遂得名“公爷窝堡”。解放后,改称为宫家窝堡。设有宫家小学。村西南1.5公里处有一辽代遗址。赵家洼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东北,相距2.9公里。东北面与康平县接壤。耕地1,亩。51户,口人。村约建于清道光年间,以地形及姓氏得名。小河北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东,相距3.2公里。耕地亩。40户,口人。清光绪年间有住户,因建村于小河北得名。村西米处有辽金时代遗址。东甸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东,相距5.2公里。为彰武、法库、康平三县交界处。耕地亩。33户,口人。清咸丰年间有住户,因村东沿河西岸有广阔的草甸子得名。村西北1公里处有青铜时期遗址,遗址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文化层深度为1.5米,解放后该遗址采集到陶片、鬲足等古遗物。夕明村民委员会驻地哈巴气。位于大四家子乡北部。属丘陵地形。耕地9,亩,以农业为主。为本县粮棉重点产区。*的十ー届三中全会以来,多种经营已有很大发展。年根据山区特点搞山楂归圃育苗,解决进山户对苗木的需要。有村办酒厂和棉花加工厂。全村户,2,ロ人。辖6自然村。タ明一名起于年,农民翻身以后为颂扬新社会而取。含义为旧社会已经过去,新社会走向幸福光明。哈巴气自然村系夕明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扎兰营子北偏西,相距3.8公里,县城东北36.7公里。耕地2,亩。户,口人。哈巴气为蒙古语,读音应作“哈巴其拉”意为“狭窄”,因该地地势处于山中间而得名。建村历史较早,相传有王姓在此地开烧锅,字号“龙德泉”,以酒质优良而远近闻名。该地属山区,土质宜种棉花,解放后一直为本县棉花产区。村内有供销商店及小学。西大营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4.2公里。荆山南麓。耕地1,亩。户,口人。村约建于清嘉庆年,因其所处方位得名。姚家窝堡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3.2公里。耕地1,亩。60户,口人。村约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姓氏得名。木头营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北偏东,相距2.6公里。耕地1,亩。77户,口人。为蒙古语地名,应读作“毛都艾里”,又据传说早年有包姓蒙古人名“木德力”者住此,后谐其音称木头营子。大官营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北偏东,相距3.1公里。村东与康平县接壤。耕地1,面。61户,口人。为早年宾图郡王府的印君地窝堡,遂得名大官营子嘎力马窝堡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北,相距3.6公里。东、北两面与康平县接壤。附近有阜新矿务局林场。耕地1,亩。98户,口人。村约建于清嘉庆年间,据传是以蒙古族人名“嘎力马”的得名。东梁村民委员会驻地前福兴地。位于大四家子乡西北部。东与康平县接壤。地势属丘陵形。耕地6,亩,以农业为主,作物多棉花、大豆。户,1,口人。辖7自然村。过去此地为羊山皋林家地窝堡的东边山梁,故得名东梁。前福兴地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7.8公里。耕地1,亩。25户,口人。清光绪年间建村。居民祈求富裕生活遂名此地为福兴地。后屯落增多,今分为前福兴地和后福兴地。二龙山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8.8公里。耕地亩。20户,95口人。村建于清光绪年间,以村后小山状似双龙,遂得名二龙山(别名晾鱼台)。后福兴地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10.9公里。耕地亩。34户,口人。地名含义见前福兴地。腰窝堡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8.1公里。耕地1,亩。42户,口人。此地早年为羊山皋林姓地窝堡,因位于羊山皋和东梁之间,故得名腰窝堡。两家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6.9公里,东界康平县。耕地1,亩。55户,口人。早年有杨、温两姓在此定居故名两家子。村西0.5公里有1青铜时代遗址,现保存完好。后西米壕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6.4公里。耕地1,亩。户,口人。西米壕侵为蒙古语,“谢力壕沉”的转音,蒙古族人名。因屯落增多今分为前西米壕侵和后西米壕侵。前西米壕侵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北,相距5.8公里。耕地亩。13户,51ロ人。地名含义见后西米壕侵。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秦家窝堡。位于大四家子乡南部。东、南与法库县接壤。属山地地形。境内多山沟,过去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较长时间为大四家子乡的贫困村。年确定为小流域治理重点地区。四年间,农民利用农闲上山治理沟壑,挖前防壕、鱼鳞坑、修石谷坊,封山育林,栽树种草。解决了水土流失,发展了林畜生产。年7月,水电部松辽委在该地开现场会议,推广其经验。全村有耕地6,亩。户,1,口人。辖5自然村。年原三家子村和五家子村合并,由区*府命名为胜利村,至今。秦家窝堡自然村系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扎兰营子南偏西,相距5公里,县城东北32.3公里。有耕地亩。41户,口人。村名因姓氏得。村内有小学。高成窝堡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南,相距4.6公里。东与法库接壤。有耕地1,面。38户,口人。据传早年有名高成的住此地遂得名。李顺窝堡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南,相距5公里。东靠法库县。耕地1,亩。49户,口人。因早年有名李顺的住此地得名。五家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南偏西,相距6.3公里。东、南面与法库县接壤。耕地1,亩。户,口人。早年有徐、曹、李、刘、段姓五家住此,遂得名五家子。村内设有供销商店。小三家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南,相距5.2公里。耕地1,亩。98户,口人。建村初时有王、柴、陈三户,又因晚于法库县三家子,遂得名小三家子。大四家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大四家子。位于大四家子乡中西部。境内多山沟,过去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荒山禿岭,岩石裸露。年确定为小流城治理重点地区,经过几年时间的治理,山上已裁植了耐旱的沙棘、樟子松,沟内栽刺槐、杨树。现在山水已再不下山,粮食产量在逐年提高。全村有耕地4,亩。户,1,ロ人。辖3自然村。村名因驻地得。大四家子自然村系大四家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扎兰营子西,相距4,6公里,县城东北31.9公里。耕地3,亩。户,口人。相传地名是以当时住有包、金、杨、李姓四户得名。村南2.5公里处有一辽代遗址,现保存完好。东台子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偏南,相距3.9公里。耕地亩。29户,ロ人。清末建村,因建房地势高而得名东台子二吉百窝堡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南,相距5.3公里。耕地亩。49户,口人。村约建于清嘉庆年间。“二吉百”是蒙族人名,其音读作“敖力吉拜”后谐音二吉百。村名因人名而得。村北1公里处有一辽代遗址。社已阁窝堡村民委员会驻地社己阁窝堡。位于大四家子乡西南部。地属丘陵。耕地3,亩,以农业为主,兼营果树。全村户,口人。辖2自然村。以驻地得村名。社已阁窝堡自然村系社己阁窝堡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扎兰营子西南,相距6公里,县城东北30公里。耕地2,亩。82户,口人。清嘉庆年间,以蒙古族人名“社己力根”的得名,后谐其音称“社己阁”。支家窝堡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南,相距6.3公里。耕地1,亩。53户,口人。清嘉庆年间有訾姓住此,遂得名訾家窝堡,后简称支家窝堡。红旗沟村民委员会驻地红旗沟。位于大四家子乡西南部。南与法库县接壤。耕地2,亩,以农业为主。户,口人。辖4自然村。以驻地得村名红旗沟自然村系红旗沟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扎兰营子西南,相距7.4公里,县城东北29.3公里。耕地1,亩。60户,口人。早年曾名狼洞子沟,年因其名不雅而改称红旗沟。村西1公里处有一辽代遗址,居民称之“高丽房身”

罗锅子沟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西南,相距7.6公里。耕地1,亩。55户,口人。清道光年间建村。其村名来历,一说是附近有山形如驼背状而得名罗锅沟,另一说是早年此地为法库县孤树子曹家地窝堡,有一罗姓驼背人给看管土地,遂得名罗锅子沟。村北山有乡办沸石矿,沸石储量丰富。邵隆沟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南偏西,相距6.8公里。南与法库县接壤。耕地亩。7户,32人。清咸丰年间有一喇嘛名“少格冷”的住此,后以此得地名。而后又其音称邵隆沟。柴家沟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南偏西,相距74公里。耕地亩。7户,32口人。南与法库县接壤。清咸丰年间建村。因姓氏得名。

衙门沟村民委员会驻地门沟。位于大四家子乡东南部。东与法库县接壤。属丘陵地形。耕地2,亩,以农业为主。全村户,人。辖2自然村。以驻地得村名。衙门沟自然村系衙门沟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扎兰营子东南,相距2.9公里,县城东北36.2公里。耕地1,亩。62户,口人。村约建于清道光年间,地名含义有两种说法说是早年住有王姓和包姓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农民将其比作衙门,遂得名,又一说早年村西山上有坟,围壕有门,形如衙门而得名西衙门沟自然村位于扎兰营子南偏东,相距2.5公里。耕地1,亩。75户,口人。村约建于清咸丰年间,因位于衙门沟西得名。村西1.5公里处有一辽金时期遗址,现保存较完好。村西北1公里处有一窑址。为明代遗址。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彰武地名大四家子乡村屯名字及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