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区农业专家
为种好“中国粮食”支招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在春意正浓的大好时光里,勤劳奋进的北大荒人撸起了袖子、鼓起了干劲儿,开始了新一年的春耕生产。
你瞧,在垦区备春耕生产专家座谈会上,各路农业专家云集,他们为种好“中国粮食”纷纷支招,就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栽培,数字农业、土肥、育种、植保等方面的春耕生产工作做出技术指导并提出生产建议。
下面请看大豆专家怎么说:
如何选择大豆品种
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研究员
总局大豆专家王德亮
科学用种是发挥品种增产潜力的保证,品种是大豆增产的内因,要通过外因方能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作用。我省近年育成的大豆品种基本都具有公顷产量公斤的潜力,但为什么黑龙江垦区近年大豆公顷产量在公斤左右徘徊?除了在耕作、栽培、施肥、病虫草防治上没有满足要求外,在品种的选用上也存在问题。那么如何选用优良大豆品种呢?
1
以当地主栽品种熟期为主
参照有效积温或无霜期选择品种熟期
一般在霜期前大豆能够达到成熟的,大豆产量与生育日数呈正相关,即成熟期越晚的品种产量就越高。在实际生产中,若与品种审定公告相比,我省第三、第四积温带主栽大豆品种大部分都存在越区种植现象,在这些地区如按品种审定公告的适应区域来选择品种,多数年景往往熟期偏早。由于品种的生育日数和活动积温年际间变化较大,因此以当地主栽品种熟期作参考是切合实际的。同时还要参考当地的有效积温或无霜期,选择适当熟期类型的品种。保证所选品种熟期在正常年份来霜时,能达到生理成熟(来霜时植株上至少有一个荚达到成熟颜色)即可。若选用品种熟期过晚,易贪青影响品质、降低产量,而选用过早熟的品种,因不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也影响产量。同时还要注意土壤地势、地力、管理水平对熟期的影响。岗坡朝阳地、沙质土壤、瘠薄地和种植管理水平高的可选用熟期略长、增产潜力大些的品种。
2
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势情况选用品种
土壤地势有“岗、平、洼”,肥力有“肥、中、瘦”,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对土壤肥力和地势的适应性是不同的。在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地区以及在平川地,排水良好的洼地、河套地,要选用喜肥水、秆强、抗倒伏的高产品种;在肥力不匀以及地势高低起伏不平的地块,宜选用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的品种;在土壤肥力较差以及在岗地、贫瘠地,就要选用植株高大、生长繁茂、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耐瘠薄品种;在干旱地区、岗坡地以及整地质量较差宜跑墒地,宜种植耐旱性强的品种;在低洼易涝地宜种植较耐涝的品种。
3
根据种植方式选用品种
不同的栽培模式宜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目前,大豆生产主要有两种栽培模式,即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模式。大豆密植栽培(大垄密、小垄密、平播密植)要选用株高较矮,分枝收敛、秆强抗倒伏、抗逆性强的品种;“三垄”栽培就要选用植株较高大、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玉米茬“原垄卡”栽培模式宜选用有分枝、且收敛的品种。
4
根据播种期选用相应熟期的品种
同一生态区,不同时期播种大豆其选用的品种熟期是不一样的。有些种植者种植大豆面积较大,或既种大豆又种玉米,甚至可能还种水稻,一般情况下先播玉米、后播大豆。因此必须根据大豆播种时期选用相应熟期的品种。一般的原则是,早熟品种要晚播、晚熟品种要早播,如在第二积温带至第三积温带上限,一般情况下,5月5日~20日播种中熟品种、5月21日~30日播种中早熟品种、芒种前后播种早熟品种。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大豆结荚鼓粒期与当地的雨季相对应。
5
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选用品种
今年,农业农村部决定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把我国大豆发展定位为:“适应居民饮食消费习惯,发挥我国非转基因大豆、高蛋白大豆、菜用大豆优势,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形成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由此可见,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因此,在品种选用上,如果以普通市场销售为主,就选择蛋白含量高或粒大的品种;如果种植地附近有油厂,可选择高油品种;有芽豆经销商的地区,可选择籽粒较小、粒圆、种皮*亮的芽豆品种;对一些特用大豆如百粒重8克左右的纳豆品种、黑大豆、绿大豆、菜用大豆,最好采取订单农业,因为如果一旦市场不好,损失将非常大。
6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品种
病虫害对大豆的危害程度因品种而异,所以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逆性强或者避病的品种。在垦区西部干旱以盐碱土为主的地区,要选用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品种。在灰斑病、胞囊线虫病、病*病等病害危害严重的地区,要选用相应抗病或耐病品种。在菌核病危害严重的地区,要选用多分枝品种,因为多分枝品种播种密度小,大豆生育前期植株瘦小,通风透光好,不利于菌核孢子萌发。
7
特殊情况下的品种选用
在易发生冰雹地区,要选用耐雹灾能力强的多分枝品种。经多年生产调查,多分枝品遇雹灾后,缓苗快,且分枝能力强,相对主茎型品种损失小。有些地块连续多年种植玉米,并施用含有阿特阿津的除草剂,残留的除草剂在雨水冲刷下易在低洼处产生药害,因此在选用品种时还要考虑品种的抗药性问题。若种植的大豆地块面积比较小,边多如正方形,因通风透光好,可选择边际效应大的品种,一般为高大繁茂多分枝品种。若当地没有收获机械,所选品种无论早播还是晚播,收获期一定要与当地主栽品种一致,否则收获将遇到困难。有些播种机其播种密度仅能调整到一定范围,这时就要选择相应类型的品种,这一点对于无播种机的农户尤为关键。有些种植户没有播种机,只能雇用别人的播种机播种,这时要选择与当地普遍种植的品种密度类型相应的品种。因春天播种繁忙,有些播种机户嫌麻烦不愿意调整播量,若当地普遍种植主茎型品种,就不要买分枝型品种;若当地普遍种植分枝型品种,就不要买主茎型品种。
8
了解所选品种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最重要一点,一定要了解所选品种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因为每一个品种都不是完美的,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一定要了解清楚,如果缺陷不严重或通过采取措施可以避免就可以选择。
9
尽量不要使用自留种
对一些“少、好、新”品种一定要进行引种试验
实践证明,大豆种子(原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多,种性逐年降低,致使大豆高矮不齐,分枝能力下降,单株荚数、粒数减少,抗病力降低,品质下降,产量逐年递减。优良品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使用具有地域性。品种的优良性状只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下表现出来,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不一定表现优良。当地的优良品种到外地不一定能够适应,外地的优良品种到本地也不一定增产,品质也不一定表现优良。
总之,地势有“岗、平、洼”,地力有“肥、中、瘦”,种植管理水平也是差异不等,品种类型也不能只简单地分为早、中、晚,喜肥水、耐瘠薄,高大的、矮小的,主茎型、分枝型等简单的类型。品种的选用实际上就是良种良法,既要有理论指导,又要进行引种试验,要分析、总结生产经验,使品种选用科学化、合理化,要使品种优育的条件得到充分满足,其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文:《北大荒日报》
编辑:白雪
审核:赵颖
监制:赵玥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