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年半审定14个新品种,推广种植50余万
TUhjnbcbe - 2021/3/5 19:14:00
白癜风公益帮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


  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大豆优异品种创制及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集成”项目年度总结发布,项目启动1年半,累计审定大豆新品种14个,新品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全省范围内建立起1万余亩大豆高标准示范区。预计到项目期末,将提升大豆平均亩增产5%以上,节约生产成本10%,全省可增产3亿公斤大豆,增创效益12亿元以上,为有效应对挑战增添龙江底气。


  为尽快提升我省大豆种子高产优质品质和配套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大豆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年5月,省农科院整合了全院14家科研单位启动了“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大豆优异品种创制及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集成”项目,以创制良种、配套良法、集成良机、建立良田为抓手,大规模培育和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夯实我省大豆种业基础,有效促进我省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据专项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广金研究员介绍,项目执行以来,项目组专家广泛收集了优异大豆种质资源,在我省不同生态区进行了多点精准鉴定,筛选出个高产、高蛋白、高油、高异*酮等相关性状优异大豆种质资源材料用于新品种创制。利用构建轮回群体、突变群体等方法,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挖掘出一批与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相关的优异基因,丰富了优异基因资源。同时,项目组还立足我省不同生态区自然环境特点,以省农科院已选育大豆优势品种为核心,集成了主要病虫草害监测预警、绿色生物防控、化肥农药减施等相关植保技术,配套合理轮作、免耕与少耕结合、大垄密植等耕作栽培方法,组装配套高效农机,建立绿色高产大豆生产技术模式。


  除了传统的育种、栽培、植保等大豆研究领域外,项目组还加强了多学科技术资源聚合,首次引入了农作物检测、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农业信息化等领域的农业技术专家,共同为加快大豆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献计献策,合力推进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项目组已在食用大豆加工产品研究与开发中取得了一定进展,进一步丰富了龙江人的餐桌。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王红蕾记者:王辛娜

编辑:刘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半审定14个新品种,推广种植5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