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花生市场概况我国花生市场供需情况。花生是我国粮油资源中为数不多的从产量、消费量及贸易量均占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花生加工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年我国花生加工业总产值约为亿元,规模居世界之首,是印度花生总产值5倍,美国花生总产值的6倍。
我国花生加工产业大多以花生压榨为主,花生食品加工通常居于次要地位。但近几年来随着花生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花生食品大量涌现,花生食品加工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接近40%。但我国花生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链短、竞争力弱”等问题。影响我国花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优质育种起步较晚,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品种布局不尽合理,优质种性难以发挥;标准化生产不成规模,优质原料无法保障;干燥贮藏不讲科学,质量安全有隐患。二、我国花生种植现状2.1种植面积及种植结构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位居第三,仅次于大豆和菜籽。据USDA数据显示,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为千公顷,占国内五大油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8.36%。自年起,受种植收益增加影响我国花生种植积面积不断扩大。-年由于市场供给过剩导致种植收益下滑,花生种植面积大幅缩减,但年之后再次呈现回升态势。年以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据USDA数据显示,年全国花生总种植面积为千公顷,较上年持平。
我国花生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香港外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是,各省份在花生生产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策等方面差异显著。受到上述因素变化的影响,中国花生生产格局也在不断变化,还没有形成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目前,我国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华中、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具体到省份,我国花生种植较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其中河南和山东是我国最大的两个花生种植省,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26.04%和15.05%。从地理区域来看,我国花生种植区域主要分为七个自然区域,即北方大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土高原花生区,东北早熟花生区及西北内陆花生区。以北方大花生区面积最大,占全国花生面积50%以上,包括山东、河北、河南的北部和东部、山西南部、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以及苏北和皖北地区等;其次是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和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分别占全国花生面积的15%和25%左右。前者主要包括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和云贵高原以东地区。后者主要集中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丘陵地和河流的冲积地以及四川盆地等。
2.2、产量及单产概况产量情况我国花生产量结构与种植面积结构相似。河南和山东既是我国两大花生种植省份,也是我国两大花生产量省份。年两省花生产量合计占到全国花生总产量的50.72%。全国近半数的花生产量都来自于河南及山东地区。近几年我国花生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但结构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山东省花生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而河南花生产量逐年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河南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单产的提高。
影响花生单产水平的因素较多,主要有连作重茬、品种退化、土壤肥力、耕作方式、起垄规范性、地膜污染、病虫害及收获时机的选择。随着抗病旱、高油新花生品种大量投产及国内花生栽培技术的提高,我国花生单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年间,我国花生单产水平提高了12.11%,其中甘肃单产增幅最为明显,高达.90%,新疆和安徽作为近年我国花生单产水平最高的两大省份,-年间单产增幅分别达到50.66%和37.84%。
2.3、主产省概况河南省
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在年后赶超山东,成为花生种植的第一大省。河南省花生主要分布于*河冲积平原区、豫南浅山丘陵盆地区、淮北豫中平原区、豫西北山地丘陵区。种植花生的土壤主要为河流冲积砂土及丘陵砂砾土。该省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光热条件充足。河南省花生的主要种植区和主产区为南阳、开封、驻马店。
山东省
山东省花生种植主要分布于胶东丘陵、鲁中南山区和鲁西、鲁北平原区。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粗砂和砂砾土及河流冲积的砂土。山东省花生主要种植区及主产区为临沂、烟台和青岛。这三个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合计占山东省花生总种植面积的50.78%,产量合计占山东省花生总产量的53.04%。山东是全国花生出口大省,历史悠久。除南美外,已销往全球。在日本、东南亚、欧洲、北美、大洋洲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比较稳定的客户和销售渠道。三、我国花生消费情况3.1、花生消费概况:我国花生消费主要分为榨油、食用和饲料消费三大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花生消费总量逐年增加。压榨和食用消费量均有所上升,饲料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我国花生消费结构仍然以榨油消费为主。近年来花生食用消费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压榨消费量。据USDA数据显示,年我国花生压榨量为千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1.68%,食用消费量为千吨,占比41.62%。
3.2我国花生压榨消费:目前,我国花生油脂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广东、广西。其中山东和河南两省内的花生榨油产能占全国花生加工能力的70%以上。目前主要的花生油脂加工企业包括山东鲁花、青岛长生、青岛嘉里、中粮艾地盟、费县中植等。其中,鲁花、益海和中粮占全国花生压榨量的比重在50%左右,其他规模企业压榨量占30%~40%,小作坊占10%~20%,中小型压榨企业集中在山东和河南地区。
1、花生油加工
随着我国压榨行业的发展与压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花生油产量逐年上升。花生仁经压榨提炼油料后得到花生粕。通常花生粕分一次粕,二次粕。一次粕的意思是经过初次压榨剩余的花生渣,二次粕即压榨过两次的花生渣。
通常花生粕的产量可以达到44%以上,也就是说花生的出油率最高可达55%,所以花生粕的产量相对是比较少的。花生粕富含植物蛋白,其口感较好,比较适合于禽畜水产饲料中使用。花生油粕消费在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领域,作为高端食用油的花生油消费量次于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三大油脂,仅占全国植物油食用消费量的8.89%。但随着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逐年快速增加,我国花生油消费量也出现较大增长。据USDA数据显示,年我国花生油国内消费量为千吨,较年的千吨增加了46.18%。近年来,我国花生蛋白粉消费量逐年缓慢增长。消费结构方面,我国花生粕(蛋白粉)产量全部用于饲料消费。3.3、花生食品消费:工花生是多种食品的重要原料,除可以榨油外,也是食品加工和轻工业的优质原料,通过粗加工可增值0.5~10倍,深加工则增值2~10倍。花生也是优质食品的生产原料。炒果,油炸、五香、香草、奶油花生米,咸花生,花生酱,以及琥珀花生、花生酥、花生粘、鱼皮花生等等种类众多的花生糖果,这些都是人们喜爱的花生食品。我国花生食品加工业潜力巨大。国外特别是美国的花生总产量约70%以上用于食品加工,而欧盟各国的花生有90%以上用于食用。随着国内居民对食物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花生食用和综合利用的比重加大。花生食品加工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接近50%;烤花生果、休闲花生食品、花生酱、花生蛋白饮料、高水分组织化蛋白产品、花生短肽等各类花生食品大量涌现。花生食品是未来花生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提升,花生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花生食品种类将不断增加。四、我国花生进出口情况4.1、花生进出口我国是花生净出口国,出口形式主要为花生仁。尽管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国民购买力增强导致我国花生进口量大幅增加,但进口总量依然低于出口量。近几年随着我国花生产量增加、花生品质提高及花生价格的下降,我国花生仁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出口总量不断回升。据USDA数据显示,年我国花生仁出口总量为千吨,较上年千吨增加了45千吨,增幅8.11%。我国花生仁主要出口市场为东南亚、东盟、欧盟及日本。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年1-9月我国花生仁出口日本量占比10.06%,出口荷兰量占比8.20%,出口菲律宾占比1.84%。
4.2、花生油粕进出口花生油方面,我国为花生油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但相比于豆油菜籽油等油脂进口来说,我国花生油进口总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据USDA数据显示,年我国花生油进口总量为千吨,出口量为10千吨。
资料来源:WindUSDA中信期货研究部我国花生油进口来源国主要为巴西、印度、阿根廷。花生油进口流向地主要有山东、北京、天津、河南、广东。五、我国花生行业现状我国花生领先企业介绍近年来我国花生压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处于领先地位的三大花生油期企业分别为鲁花集团、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鲁花、益海和中粮占全国花生压榨量的比重在50%左右,其他规模企业压榨量占30%~40%,小作坊占10%~20%,中小型压榨企业集中在山东和河南地区。未来中小型花生压榨企业将逐步退出,或成为三大集团的原料供应商,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
重要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国元期货研究咨询部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国元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国元期货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