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豆粕的外观质量和影响因素
TUhjnbcbe - 2021/7/27 19:51:00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一、粒度。
  大豆粕粒度是指大豆粕中存在的结构尺寸不同的颗粒。虽然国标中未对豆粕粒度作具体要求,但是豆粕作为一种商品其颗粒大小对其交易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要求豆粕的形状有松散的颗粒状或片状。过碎过细或大的粕团都不受喜欢。导致豆粕过碎过细的因素主要有:大豆水分低;破碎粒度小;坯片薄;在蒸脱机内蒸炒时间长;豆粕水分低。大豆粕结块是大豆一次浸出生产中常见现象。结块的豆粕其水分、残溶、残油和尿素酶含量都比正常粕高出许多,其危害一是降低了豆粕的饲用价值,二是不便于饲料厂家的贮存和加工利用。导致
  豆粕结块的主要因素有:大豆的水分高;未成熟及未脱离后熟期的大豆用于制油;坯片入浸水分大;浸出温度低;直接水蒸汽质量差;蒸烘时间不足;料层太高等。此外,高温、高水分豆粕在粕库堆积贮存期间,极易结成大块,严重时还会生霉变质,直至失去饲用价值。二、色泽。
  正常的大豆粕应具有豆粕本身固有的*白色至*褐色。当加工陈化、赤热、霉变大豆时,或蒸烘时间太长时,则豆粕颜色较深直至红褐色。当加工未成熟大豆或青豆较多时,则豆粕呈青绿色,外观较差;当直接水蒸汽质量较差或蒸脱时间较短时,则豆粕发白。三、气味。
  正常大豆粕应具有其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当加工赤热、霉变大豆时,豆粕常有哈喇的气味;当残溶和尿素酶超标时,豆粕常有较重的溶剂味和豆腥味。此外,有些企业为实现创收,常把水化油脚和废漂土掺合到豆粕中。酸败的水化油脚会使豆粕产生一种不适口的气味而废漂土则加重了粕的色泽。此创收方法应当禁止。四、蛋白质含量及影响因素。
  蛋白质含量是豆粕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豆粕的饲用价值。
  豆粕中含蛋白质40-50%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较少,仅0.2~0.4毫克/千克,流胺素、核*素各3~6毫克/千克,烟酸15~30毫克/千克,胆碱~毫克/千克。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主要是二糖三糖四糖淀粉矿物质含量低钙少磷多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较少。质量难以把控、就用新希望六和全价料(文章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豆粕的外观质量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