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高油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TUhjnbcbe - 2021/8/10 23:36:00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88212.html
(一)合理选茬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性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实行三年以上(含三年)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二)科学整地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以深松为主体,翻、耙、旋、起、压相结合整地。玉米茬,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液压翻转犁翻入30~35厘米以上耕层—重耙、轻耙结合耙碎耢平—秋起垄;麦茬,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伏翻—耙后起垄;马铃薯茬,收获后直接耙地起垄。(三)种子及其处理1.精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油大豆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第二积温带:绥农36、合农75、合丰55、合丰50、合农85等品种;第三积温带:绥农38、北豆40、东生7、合农69、合丰51等品种;第四积温带:克山1号等品种;第五积温带:华疆4号、东农49、北豆53等品种。2.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种子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3.种子处理大豆种子采用药剂包衣处理技术。未包衣的种子每公斤种子采用35%多克福种衣剂毫升或2.5%咯菌腈(适乐时)种衣剂~毫升采用种衣剂拌种。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剂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四)精准施肥农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精准施肥。1.底肥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充分腐熟发酵、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5~2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三年一次。2.种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中南部、西部(1~3积温带):亩施尿素3.5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硫酸钾4~5公斤;东部三江平原(2~4积温带):亩施尿素3公斤,磷酸二铵8~10公斤,硫酸钾3.3~5公斤;北部(4~6积温带):亩施尿素2.5公斤,磷酸二铵7~9公斤,硫酸钾3.3~4.0公斤。或等有效含量的复合肥。3.叶面追肥大豆初花期每亩用尿素0.3~0.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叶面喷施。(五)精量播种1.播期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适时早播。一、二积温带4月28日至5月5日,三、四积温带5月3日至5月8日,五、六积温带5月10日~5月20日。播种要选用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严把播种质量关。2.种植方式一、二积温带,标准垄65~70厘米,垄上双行种植,双行间距10~12厘米。三、四、五、六积温带厘米大垄种植,垄上3~4行。三行,平均行距22.5厘米;种植四行,小行距12厘米,宽行距21厘米。3.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及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第一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作种植,亩保苗1.5~1.7万株;第二积温带常规65~70厘米垄作种植,亩保苗1.7~1.9万株;第三积温带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2~2.4万株;第四积温带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4~2.5万株;第五积温带、第六积温带厘米大垄种植,亩保苗2.5~2.8万株。(六)田间管理1.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温散寒、蓄水保墒,促进大豆苗生长。2.铲趟及时铲趟,大豆生育期间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3.排灌根据气候与土壤墒情,播前抗涝、抗旱应结合整地进行,确保播种和出苗质量。生育期间干旱无雨,应及时灌溉;雨水较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涝;开花结荚、鼓粒期,适时适量灌溉,协调大豆水分需求,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提倡采用低压喷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七)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低残留药剂,并做到对症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轮换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1.除草机械、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化学除草应根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适时适量用药。(1)苗前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可选用苗前化学除草。选用药剂有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异噁草松、噻吩磺隆等。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2~3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垄台50厘米,喷液量亩用15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2)苗后化学除草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选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0.5%~1%植物油型或多功能型助剂。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行走速度6~8公里/小时,喷液压力4~5个大气压、喷头高度距杂草50厘米左右、喷液量亩用10公斤,均匀喷雾。2.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1)蚜虫防治当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达-头以上,植株卷叶5%-10%,而天敌数量很少时应进行防治。可选用高含量啶虫脒、吡虫啉或*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区,以上药剂可与阿维菌素混用兼防红蜘蛛。(2)红蜘蛛防治田间点片发生需要防治,每亩用48%*死蜱50~毫升,或1.8%阿维菌素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3)大豆食心虫防治当大豆食心虫成虫田间出现打团,并且每团蛾量较大,出现成倍增长的现象,表明成虫已进入发生盛期,1~2天内应开始防治成虫。大豆封垄好的地块,可用高粱或玉米秆吸足敌敌畏药液插入田间熏蒸,要注意敌敌畏对高粱有害,距高粱20米以内的豆田内不能使用。封垄不好的地块,可使用高含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4)草地螟防治在幼虫三龄之前,每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5)大豆根腐病在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预防为主,可用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或35%多克福种衣剂处理,用量为种子量2.5%。发病初期喷施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水剂倍液或53.8%可杀得(氢氧化铜)0干悬浮剂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隔10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6)大豆菌核病防治组织农户做好田间调查,重点地块认真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在发病面积较大时,要对中心病株喷药保护或全田施药,防止病情扩散。应采用机动式弥雾机,喷口向下作业,确保中下部植株叶片着药或使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喷洒药剂。防治药剂可使用高含量的腐霉利、菌核净、咪鲜胺,对水喷雾,隔7天用药一次,优先使用水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7)农药喷洒器具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植保机械,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用药,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机械使用前必需进行测试,保证各项参数指标,确保使用安全。(八)收获1.收获时期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联合收获机收获。2.收获质量收割前必需对收割及运输机具清扫干净,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无泥沙,割后晒5~7天,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品种存放。(九)效益分析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高油大豆平均单产公斤/亩,3.4元/公斤,亩产值元;农机成本95元/亩,生产资料成本80元/亩,人工费40元/亩,亩生产成本元,亩效益元。整理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油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