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孟老师解密1牛河梁名称的来历
TUhjnbcbe - 2021/8/11 14:55:00
牛河梁名称的来历孟昭凯“牛河梁”这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在地图上也难以寻觅的地方,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而名声大振,响彻寰宇。那么,“牛河梁”这一名称从何而来呢?我们先听听当地老百姓的传说故事吧。很早以前牛河梁树木繁茂,绿水环绕。梁下有村名叫马家店。村里有条山沟名叫马家店沟,山沟深处有一山泉,水不大,但昼夜不息。放牛娃每天傍晚都赶着牛儿到山泉为牛饮水,时间长了,每到傍晚牛儿就情不自禁地汇合到这里,喝着清澈甘甜的泉水,摇摆着长长的尾巴,那“哞哞”的叫声此长彼短,仿拂在举办赛歌会。每到这个时候,放牛娃就乐在眉梢,喜在心头。便为山泉起了个名字“牛儿泉”。牛儿泉水唱着歌,跳着舞,流进了村子,村民们便叫她“牛儿河”。牛儿河水流淌十多里后汇入建平县境内的牤牛河,牤牛河流入朝阳市境内的大凌河,大凌河经锦州流入勃海。牛儿河山梁的村民便以河名俗称山梁为“牛河梁”。我们再查查历史的记载吧。年编撰的《清史稿·地理志·朝阳府条》记载,建昌县(今凌源市)大凌河,东源“牛录”。年编修的《凌源县志初稿》“县之北迤东路有牛耳河梁”。又载“东北接建平县界三十里之牛耳河梁”。年编撰的《建平县志·山川篇·土里根河条》记载,“土里根河又名牤牛河,在县治西南境。源出县治西南与凌源县交界之牛录河梁,即锡默特山之东坡下,亦名梁底下村西沟。东流二十五里,经叶柏寿镇东折而东流三十里,经猪头山梁西峡,复折而东流十二里,经公营子之富庶方子城西,又南流三十里,经土里根水泉镇北,又东南流入朝阳县境,又东南流入大凌河”。年《建平县志·山川篇·牛录河条》记载,“又名摩天岭,蒙名锡默特山,在县治西南一百五十里。由凌源县西南来之支脉,周回十余里,东坡下有界碑,为县境与凌源县交界处,坡下有村名马家店,又名梁底下,土里根河发源于此”。年,中华民国*府印制的热河地图就标有“牛儿河梁”,这里正是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梁脊上有路,分别通向凌源市和建平县。鉴于当地志书记载,故依据河名将这一山梁俗称为“牛河梁”。这一区域系努鲁儿虎山脉的南端,努鲁儿虎山脉作为大兴安岭的余脉,在这一带形成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宽阔山谷和山谷间的多道山梁,造就了半山地、半丘陵的自然地貌。其中牛河梁漫延10余公里,北高南低,海拔高程~米,梁顶达米。遗址范围北纬41°16ˊ~41°22ˊ,东经°27ˊ~°34ˊ。牛河梁的梁脊是凌源市、建平县行*区划的分界线,向东北距建平县城12.5公里,向西南距凌源市区15公里。牛河梁地质构造以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扁豆体的基岩风化壳为主体。这里地处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略短。年平均温度8.3°C,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多集中于7、8月份,无霜期天。牛河梁自然植被以旱生的灌丛和草本为主。灌丛有酸枣、沙棘、荆条、等,草本有苔草、白杨草等。野生动物有野兔、刺猥、獾子、跳鼠等,鸟类有猫头鹰、雉鸡、灰喜鹊、啄木鸟等。主要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小麦、大豆、大麻等。土特产有杏仁、山枣、蘑菇、蜂蜜、烤烟、大葱、大枣等。由于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的植树造林,遗址区内外已形成号称亚洲面积最大的人工油松林,森林覆盖率达45.8﹪。牛河梁遗址十六处遗址点就座落在这万亩松林之中的几道山梁上。牛河梁遗址区处在辽宁省西部靠近河北省的承德地区。夏、商、周时,属于孤竹国领地。春秋时,齐桓公灭孤竹,属东胡领地。战国时,“秦开却胡”,燕国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属右北平郡。西汉时,属右北平郡的白狼县、字县、石城县。东汉时,乌桓、鲜卑所居。三国时,鲜卑所居。西晋时,设平州昌黎郡,后为鲜卑所居。东晋时,属前燕、后燕、北燕。北魏时,属建德郡广都县、石城县。隋唐时,朝阳设营州,朝阳是营州柳城郡治所。各郡县均废,都属柳城郡。唐“安史之乱”后,这一地区为契丹族所居。辽代时,今凌源是中京道大定府榆州、和众、永和二县及潭州龙山县。建平是中京道大定府惠州。金代时,属北京路大定府,县名大体沿袭旧称。元代时,属大宁路龙山县、和众县。明初,先后属大宁路指挥使司新城卫、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卫、大宁卫。后为兀良哈朵颜卫牧地。明末清初,属卓索图盟喀喇沁左翼旗地。清乾隆三年()属直隶省承德府塔子沟厅(治所在今凌源镇)。清乾隆四十三年()撤塔子沟厅设建昌县隶承德府(治所在今凌源镇)清光绪二十九年()分建昌县东部设建平县。清光绪三十年()朝阳升府,建昌、建平两县属朝阳府。民国初年,建昌县改凌源县,与建平县同属热河省。年,热河省撤销。牛河梁地区就处于朝阳市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地带。

原载文化朝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老师解密1牛河梁名称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