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
TUhjnbcbe - 2021/10/7 22:47:00
程少为挂号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231864.html

作者

高禾投资研究中心唐菁

来源

高禾投资(ID:GHICapital)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导读

调味品赛道自疫情以来一度火爆,海天味业股价区间最高涨幅8%,市值最高超过亿元,海天味业超越中国石化成为A股第0大股。然而,0年上半年度业绩显示,五大调味品巨头中,除了海天味业净利润保持微弱增长外,中炬高新、颐海国际、千禾味业、恒顺醋业的净利润均有所下滑,随后头部企业的股价纷纷出现大幅回调的情况,且在半年报中基本上都把“矛头”指向了社区团购的“搅局”和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一级市场中,调味品行业的投资案例还在不断涌现。据相关统计,今年上半年调味品品牌融资事件达6起,披露金额超.4亿元人民币。具体来看,口味全、加点滋味、味远红芳等熟知的品牌获得融资,其中,「口味全」表现最为突出,在月和4月连获险峰长青、4Capital和经纬中国两轮投资。另外,复合调味品品牌「禧宝制研」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洪泰基金、金沙江创投联合领投。似乎,社区团购等新的线上渠道又给予了新品牌快速成长的空间。

那么,调味品巨头们的业绩疲软,新兴平台仍有资本不断涌入,调味品市场下半年还能火起来吗?

未来调味品赛道前景如何?

请看今天的报告:

调味品行业市场综述.定义及分类..定义

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

..分类

调味品按不同分类方式,可以分成不同类别。调味品按产品成份分类,可被分为单味调味品(基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按味觉感受分类,可被分为咸味调味品、甜味调味品、鲜味调味品、酸味调味品、辛辣调味品等类别;按成品形状分类,可被分为酱品类、酱油类、汁水类、味粉类、固体类等;按地方风味分类,可被分为川式、广式、西式及其他地方风味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调味品种类分类

资料来源:天味食品招股说明书、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调味品行业发展历程

图:调味品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起步阶段(98-年)

98年至98年期间,天津市调味品研究所开发了专供烹调中式菜肴的“八菜一汤”复合调味品,并开始使用“复合调味品”这个专用产品名称。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拥有自主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肉骨青粉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快速发展阶段(-年)

0世纪90年代,复合调味品在技术上实现了酵母抽提物、肉类抽提物等高档天然调味基料的国产化,为复合调味品提供了的原料选择空间。国际复合调味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给中国复合调味品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营销思路、新颖的产品以及超前的消费理念,促进了中国复合调味品的消费升级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高速发展阶段(年至今)

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了《调味品分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发展。07年复合调味品产业的产量为49.5万吨,同比增长4.9%,在调味品行业的7天分支产业中,复合调味品产业的同比增长率仅次于蚝油,位居第二位08年,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亿元。

目前,调味品行业已经进入到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世纪,经过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国内调味品已经从一个相对传统且发展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发展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调味品消费的区域性逐渐模糊。

.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基础调味品仍然占据调味品主要地位。饮食结构的变化带来调味品渗透率的提升和单次用量的增加,使得行业收入规模不断增加;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动调味品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是行业收入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推动力。04-00年复合增长率为7.5%,09年市场规模为46亿元,00年市场规模达到亿元,00年同比增长8.05%,且增长率正在逐年提升。

图:04-0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艾媒、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4调味品行业产业链分析

调味品行业的上游是养殖业、种植业和农产品,中游是调味品生产商、下游是终端消费者,通过商场、商超、零售商、餐饮店等渠道进入居民消费领域。从代表公司的价值链分配情况来看,调味品产业链中,利润主要被中游的调味品生产商分割。

图4:调味品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4.上游分析

上游产业方面,主要是原材料生产,包括大豆大米、食品添加剂以及包装。农产品采购单价的变动主要受国内供求关系变化、国家对农产品的*策以及国际价格影响。近年来,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给调味品生产企业带来了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内的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售价等多种方式来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竞争实力不足的企业经营情况逐步恶化。玻璃价格指数在过去5年中也是持续上升。在上游行业的代表公司有哈高科、嘉美包装等,毛利率在7%到0%之间,净利率在6%左右。

图5:00年0月-0年7月国内玻璃和大豆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4.中游分析

中游是各类调味品的生产商。通过调味品行业几家代表公司的成本结构上来看,主要成本是原材料,占比在80%左右。因此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是其涨价的重要驱动力。这些原材料价格数据,通常是日频发布,目前来看,大豆价格处于高位,成本压力较大,这会催生调味品的涨价预期。目前市场上代表公司有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等,毛利率在8%到4%之间,净利率在7%到6%之间。

表:调味品中游部分企业成本分布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4.下游分析

下游产业方面,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出现、食品加工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餐饮业竞争的加剧都促进了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商超代表公司有永辉超市毛利率%,净利率.5%,餐饮代表公司海底捞和九毛九,毛利率6%-65%,净利率6%-7%。按照分发渠道来划分,下游主要是三类,一是食品加工(占比5%)、一是家庭消费(占比0%)、一是餐饮消费(占比45%)。

图6:调味品终端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川财证券、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调味品行业驱动因素.餐饮业快速发展驱动调味品行业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0年突破万亿,05年突破万亿,08年更是突破4万亿,达到4.7万亿,占国民经济产值的4.7%。09年餐饮行业收入为4.7万亿,同比增长9.4%。尽管近年来增速有所下滑,09年为9.4%,但仍远高于GDP增速。受疫情影响,00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有所下降,为.95万亿元,同比下降6.6%。

图7:0-00中国餐饮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居民消费升级奠定调味品行业未来增长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正由温饱型逐步向营养型、健康型和便捷型过渡,居民饮食结构与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广大居民对特色、绿色农产品加工产品如川式复合调味料等的喜爱程度与日俱增。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为包括调味品行业在内的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消费基础。

.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对食品质量、安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