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年的玉米行情,属实不太理想,尤其是8月份后更是呈现温水煮青蛙式的阴跌,直至近几日玉米仍在持续下跌,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无一幸免,多家企业收购报价下跌,而其中的山东当地全部沦陷,无论是下跌范围还是跌幅都让人感觉出乎意外,甚至更多的业内人士预计山东玉米价格的底部在1.2元/斤!而CBOT玉米下跌,进口成本续降......
玉米现货持续下跌周度跌幅0.30%
国内陈粮还待出售,随着新玉米临近收割上市,玉米市场供应趋于宽松,持续压制市场心态,本周一全国玉米价格均价为.74元/吨,周度环比跌幅为0.30%。其中山东、河南等地深加工下调报价,业内人士预计山东玉米价格的底部在1.2元/斤;而东北地区部分深加工企业也有所下调价格,陈粮售粮压力存在,且与新粮上市接轨。
截至9月14日,市场有25家企业下跌,其中山东17家、河北2家、河南2家、陕西1家、黑龙江1家、内蒙2家。跌幅较大的几家企业是:河南周口金丹乳业下跌3.5分,执行价1.元/斤;陕西宝鸡阜丰下跌2.5分,执行价1.24元/斤;山东日照金禾博源下跌2分,执行价1.35元/斤。其他22家企业下跌0.2-1.5分不等。
CBOT玉米下跌进口成本续降
在季节性收割压力和出口活动基本停滞的打压下,CBOT玉米再度收跌。9月14日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为.39美元/吨,较上日跌1.18美元/吨,进口成本价为.64元/吨,较上日跌9.1元/吨,续创近5个月低位。
玉米供需宽松重心易跌难涨
进口粮食增幅较大。1-7月份进口数据显示:累计进口玉米等谷物.5万吨,去掉出口的.6万吨,净进口.9万吨,同比增长1.8倍。1-7月玉米进口万吨,同比增长2.倍。1-8月份进口粮食超过万吨,达到.6万吨,同比增长34.8%
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春玉米上市量继续增加,饲用小麦、稻谷及进口大麦及高粱继续替代入市,拍卖进口玉米继续补充需方库存,总体上9月份大多数时候玉米供需继续趋于宽松。
本次进口玉米拍卖的成交率继续走低,计划投放吨进口玉米及整理物,实际成交吨,成交率2%。
玉米出货速度加快
一方面是山东地区玉米企业门前到货车数量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台级别,企业纷纷下调收购价格;另一方面近期东北地区的逼仓砍仓问题,一些持粮老板加快了粮食的出货速度,对行情构成压制。
其他品种粮食对玉米的替代
对玉米缺口有所弥补,有业内人士估算玉米有、万吨的缺口,大量的库存小麦、稻谷以比玉米更低的价格流向市场代替玉米。
粮价稳控*策方面效果显现
年玉米价格出现快速大幅上涨,除了玉米供需关系外,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一些场外资金的炒作,甚至有国外资金的影子。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包括玉米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稳控*策,打击不法炒作粮价、囤积居奇等行为,来稳控玉米价格。
玉米纠结何时能翻身上涨!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玉米价格正在“退烧”。国内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生产、储备、进口等保供应,稳价格策略,玉米价格持续下降回归理性区间,由此玉米市场“降虚火、挤泡沫”取得明显成效。
当然对于农民而言,还是希望玉米价格不要太低,那么持续下跌的玉米何时能翻身呢?
慧通数据观点为,玉米市场供应继续趋于宽松,叠加新冠疫情封控形势改善,物流运输成本下降,预计9月份大多数时候玉米价格震荡走跌为主,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看,玉米价格已经处于一个阶段性低点,近日又有传闻称官方或将出手救市、进口玉米订单连续取消、部分粮商抄底建仓等利好因素,在11月份东北玉米上市高峰之前,玉米价格有可能出现一波反弹行情。
也有人士预计,玉米未来行情不可低估,近期的快速探底之后,年前玉米粮价必有一涨,9月下旬或将是转折点。
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相关数据统计,9月14日国内主流油厂43%蛋白豆粕成交均价涨至元/吨,创下逾6个半月以来的成交高价。美盘大豆利空逐渐消耗完毕后海运费上涨、美国大豆出口需求良好拉高进口大豆成本,国内到港大豆数量较前期有所下降但压榨需求旺盛,天气转凉后豆粕需求逐渐上量,叠加近期节前备货导致库存下降,支撑豆粕价格,具体分析如下:
进口大豆成本继续维持高企
有消息显示今年6月就发现国际航运已经出现集装箱“一箱难求”的困境,这导致海运费价格高涨,国际贸易的运费暴涨已是全球性普遍性的问题,消息显示现在中美两国海运的运费暴涨超过%,集装箱运费的上涨亦拉升了船运运费跟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日到港的进口分销大豆价格在-元/吨,虽然较前期的价格变化不大,但近期由于飓风影响美国大豆出口量,9月月度供需报告上调美国大豆产量后利空因素逐渐消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