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啥卖啥,现在啥好卖卖啥”,在黑河市爱辉区,随着一批批转型换脑新农民的出现,原粮加工,正在创造着更多可能。从被市场选择到主动选择市场,种植、加工和产品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正在让这里的粮食“身价”翻升,农产品逐年上行。
在爱辉区瑷珲镇外二道沟村,由村民滕洪顺创办起来的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从田间直达平方米无尘车间的大豆,被做成豆粕、榨成豆油,简单的原粮在轰轰运转的设备里走上一遭,就被提高了“身价”。滚圆的大豆变成了汩汩鎏金的豆油,“深加工”正在带来成倍的收益。
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滕洪顺
在年的时候,我们加工了吨的*豆。这些*豆生产出了吨的豆油和吨的豆粕,产值达到多万元,和原粮对比的话,提高了3%到5%的利润点。
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滕洪顺的身份,却不只是豆油厂的负责人,这几年,头脑灵光的他,手头的产业一直在变化。年,滕洪顺将当时正火的高效益白瓜子种植从牡丹江带回家,经过两年的试种,村里很多人都跟着他种上了白瓜子。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年,他将创业目光又转向了大豆深加工。向上追溯生产端,向下深挖产业链,虽然一直在追新追红,但滕洪顺靠农产品挣钱的路子,一直在围绕着家门口的种植行情转。啥好收、啥好卖、啥利润高,每一次转型之前,他都会先瞅瞅地里、再看看市场,让产业动态给自己的创业选选路、把把关。
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滕洪顺
在年的时候随着市场变化和*府的号召,我们觉得大豆的深加工对未来的市场有一定的前景需求。所以年我们投资三百多万,又建设了一条大豆的深加工产业项目,以产品的形式销往全国各地,增加了大豆的产品附加值。把加工这一块、利润这一块留在了我们当地,不再像以前原粮往外销售。
匹配渠道、对接市场,产品质量始终都是硬杠。饱满浑圆的豆粒,经过筛选、塔选、色选三次处理,再采用纯物理低温压榨法压榨,最后使用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过滤,“讲究”的工艺流程,让滕洪顺的公司榨出的豆油,站在了油品市场的高端。
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滕洪顺
我身后这些榨油机就是螺旋冷榨榨油机,我们筛选出来种子级别的大豆,经过榨油机物理螺旋冷榨,直接分离出豆油和豆粕,豆油经过沉淀再经过物理过滤,直接就装瓶罐装,就是一个高中端的大豆油。
滕洪顺豆油厂的“新花样”,体现于产品优势,更体现于全产业链的精益求精,为了彻底杜绝转基因和农残超标,公司还发展起了供应原材料的种植基地。眼下,滕洪顺种植基地里多亩的大豆长势喜人,今年10月初就能迎来丰收。在瑷珲镇这片宝藏黑土地上长出的大豆原粮,蛋白产量足、含油量高,绿色有机的原料供应让他的豆油质量,从源头上得到了把控。
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滕洪顺
从目前看大豆的长势,包括鼓粒程度,非常好,咱们这土地就是属于一年种一季,休息大半年。而且今年我们都是绿色有机种植,而且上的也都是有机化肥,对我们生产出的豆油和豆粕有很大的帮助。
年,从家乡瑷珲发展起来的滕洪顺,又用家乡的名字,为自己的豆油成功申请了国家注册商标。品牌效应让滕洪顺的豆油不但在本地各大商超销售网点卖的火热,古城瑷珲这张家乡名牌,也让“搭网”销售的豆油,从东北边陲卖到了全国各地。
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滕洪顺
我们申请的是瑷珲庄园的这个商标。有了这个商标以后,我们再通过网络销售,在我们当地网红的销售下,全国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我们的农产品,在尝我们农产品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瑷珲。
摊子越铺越大,农副产品越来越走俏,创业心劲儿也越来越高的滕洪顺,不但担起了利润,也担住了责任,他创立的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只是一家经营企业,公司的前身,更是一家带动了79户农户入社的市级龙头合作社,在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带动下,附近村民不但将自家种的原粮卖出了好价格,还都相继有了新工作和新身份。
黑河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赵登朝
我是二道沟的农民,一年打点工、种点地,离家近。一年在这打工大概剩两万多块钱。
打破原料销售固定模式,让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为农产品增值镀金,在爱辉区,像这样先行示范的特色发展,正在为寒地的边陲粮仓带来提质发展的新动能。
爱辉区农业农村局科员吴达
从种植收购到加工一体化的合作社,不仅打破了我们爱辉区只销售原粮的销售模式,而且做到了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像这类合作社,我们爱辉区还有一些,带动了我们爱辉区小麦、玉米的精深加工。
打破固有销售模式
提升产品销售链条
竭力探索走出一条科学有效
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
为实现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爱辉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郭洋张泉宋长磊责编:车禹菲王丹审核:车桥监制:刘本禄崔京京
投稿邮箱:hljah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