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个春天,贵州收到了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号)这个大礼包,对贵州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罗甸县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切实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落实“国发二号”文件的浓厚氛围中,罗甸县36万干部群众搭乘*策东风,在阳光罗甸这片热土播洒新希望,共筑幸福梦,一起向未来。罗甸县融媒体中心结合全县春季工作实际,推出系列报道,为您展现阳光罗甸奋进中的精彩。
2月28日,全省粮食安全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召开,会前,与会人员一行走进罗甸县逢亭镇祥脚蔬菜种植基地、沫阳镇沫阳村火龙果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大家一路观摩,一起交流,零距离感受罗甸现代农业的春耕景象和发展脉动。观摩一行人来到逢亭镇祥脚蔬菜种植基地示范点,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蔬菜大坝,田垦里村民有条不紊地翻耕土地、设线起垄,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沿着线路向前走,便将玉米种与大豆一起种在大地里。“我们模式是利用玉米大豆空间错位搭配,扩行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发挥玉米边际优势、提高大豆受光空间,通过大豆固氮作用,与玉米统筹协同发展,提升土壤肥力,达到稳定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能的目的。”技术人员介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优势时说道。
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年罗甸在逢亭镇腮里村采用“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种植大户流转土地亩,采用“鲜食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稻(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示范种植亩,示范建设将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亩以上。
“该示范点预计亩产鲜食玉米公斤以上,亩增加鲜食大豆公斤以上,按照鲜食玉米2.4元/公斤,鲜食大豆6元/公斤计算,预计综合亩产值达元以上。”技术人员向观摩人员算起了丰收账。
观摩人员现场看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增产不增地后,又驱车前往沫阳镇了解大豆与火龙果如何毗邻共生,从而实现两者高产又增效的具体原因。
在沫阳镇沫阳村火龙果示范基地,阳光穿透薄薄的云雾,给大地披上了金色的衣裳,山坡上一排排果桩排列整齐,果桩旁村民正在进行*豆套种栽培,只见他们在已翻犁好的土地上,播种下*豆并用泥土覆盖,山间田野春意盎然。
“火龙果间作大豆后,可以提高果园空气相对湿度,在炎夏期降低气温和地表温度,有效缓解高温造成的生长停滞,维持果实正常生长,进而、保证果园产量,而且由于果豆作物与杂草对光照和养分的竞争,明显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一大笔除杂草费用。”技术人员介绍大豆火龙果共生优势。
据悉,该基地通过运用经果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模式,充分利用火龙果行距宽、树冠小等特点,探索“果园双季套种大豆+绿肥”栽培模式,同时集成水肥一体化、绿肥培肥压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实现大豆扩种亩,预计目标产量达可35万公斤。
其中:鲜食大豆按公斤/亩计算,第一季可产鲜食大豆27.5万公斤,产值达万元;籽粒大豆按70公斤/亩计算,第二季可产大豆7.7万公斤,产值达61.6万元,平均每亩可增收大豆1元左右。
年,罗甸县计划种植大豆8万亩,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果园套种大豆5万亩、净作1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吨以上,此举将促进大豆扩面积、提产能、增效益,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观摩中,观摩代表欣喜地看到,阳光罗甸田间地头已是春潮涌动,坝区农业迸发出强大活力,一幅“农业风光好,产业百花开”的隽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往期回顾
阳光罗甸春更早
罗甸:“早”字当先抢农时加快推进春耕备耕
罗甸跃进村:做好蚕豆春管护田间绘画新蓝图
罗甸:果树春管正当时土专家+农技员现场培训来助力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作者|王维维
排版|朱柳柳
编辑|罗绍智李璨
编审|班方智
监制|邹昌平
这是*务平台,这里都是大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