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晚,我们在一个韩餐馆,吃豆沙冰,上面有一层土一样的东西。问。这个土样的东西是什么?服务员答,这是*豆粉。*豆粉搅蓝莓,橘子、西瓜粒吃起来沙沙的。口感特别清爽。隔天去了超市,见有卖*豆粉的,买了几包,做水果沙拉,很好吃。
豆子在寿阳家常饭中,可熬成“豆沫”。“豆沫的山药蛋*,熬不中来煮不烂”当然是用来调侃人的;而“豆沫的泡稠(小米干饭)饭,一吃一个肉滚蛋”,是针对妹妹那样瘦得皮包骨的女孩男孩们逗乐的,好意让他们多吃点,长得胖点。
怪不得寿阳人长寿!怪不得老寿星出生在寿阳!寿阳的祖先会发明“豆沫”这种饭食足可见他们的别具匠心了。豆沫的主料当然是豆子。青豆,黑豆沫都能搅和点,用的最多的是*豆,最好用古老的石磨磨成粗粉,煤泥火上用沙锅做。水快开的时候,放进磨好的干豆沫,加些小米也好吃的。不过现时代很少用石磨了,破壁机或豆浆机粉碎后,小火慢“熬”个把钟点。
豆沫一放锅里就要小心瞧着了——不然水一开,必定有大量的泡沫往锅外溢……溢过的豆沫就不香了!熬煮豆沫初期要守在锅近前,不停的用长勺搅拌……搅至锅中的泡沫越来越少,然后,把火焖得小点慢慢熬。大至得熬两三个小时。期间,得常用铲子在锅底撑撑免得糊了锅。小火慢功沙锅熬好后的豆沫看上去粘、稠、糊,如果把去皮的小土豆在豆沫熬至八成熟的时候放进去,完全能够煮熟。豆白色的豆沫中煮出一个个同样颜色的土豆,除了寿阳本土,外地人少见这样稀罕食物的。数九寒天从冰天雪地中回到家,趁热吃碗豆沫,肚子里立刻暖融融的。豆子产量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是谁家都能常常吃得起豆沫的。记得初中时跑校,中午带饭,有位短发、小脸、瘦骨鳞鳞的女同学,她姥爷宝贝她,每天都给她带一饭盒熬得不稠不稀的豆沫,饭盒的夹层放半只玉米面饼子。看她用小勺一口又一口的吃豆沫,好多同学都眼馋着。
豆沫有别于豆浆、豆汁、豆腐、豆腐脑等等一切的豆制品,就妙在这个“沫”字上。什么叫“沫”?液体形成的许多小泡。寿阳的豆沫有肉眼看不到小泡,吃到嘴里感觉至一些似是而非的小粒。没有尝过它滋味的人,形容不出来。
豆沫现在很少有人做了,熬豆沫的沙锅也很少有人用了,就着*豆粉水果沙拉的新鲜回味一下旧日时光,时代变了,口味也变了……
相关链接
食在寿阳,长寿之乡的餐饮风格
略数一、二的“玖品香”焖面
回头客:麻辣鲜香的蜀记火锅……
烤鸭.春饼.肉蟹煲
略数一、二的“玖品香”焖面
题头图:亚榕制作:木火通明
“乡土风,地方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