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的豆*金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研发出零添加、无嘌呤的天然鲜腐竹等豆制品。
近年来,国内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豆制品虽然营养丰富,但因嘌呤含量高,不合适痛风人群食用。临沂市的豆*金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研发出零添加、无嘌呤的天然鲜腐竹等豆制品,供应多家国内知名餐饮连锁企业。今年2月,该企业新生产线投产,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1.7万吨。豆能变肉,养殖行业离不开大豆数千年来,大豆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质,可以说,大豆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作用巨大。如今,除了作为豆制品直接食用,大豆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肉蛋奶等动物蛋白生产的重要原料。最近几十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营养型食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具体表现就是食用油和肉蛋奶的消费快速增长。而大豆加工后的豆油和豆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豆油直接食用,豆粕作为饲料,间接转化成肉蛋奶产品。在生猪、肉鸡、蛋鸡等畜禽养殖过程,豆粕是不可缺少的饲料原料,一般在饲料中占比在1/4—1/3。随着对肉蛋奶消费需求的增长,豆粕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可以说,大豆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过去30年来,我国对饲用蛋白和植物油脂的需求量迅速攀升,但由于耕地资源有限,难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供求缺口不断扩大,只好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对饼粕和油脂的需求,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加工国。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大豆的产业加工链也在不断延长,用途越来越大,大豆可以作为人造纤维、塑料、脂肪酸、医药工业等方面的重要原料。济宁邹城市鸿利源家庭农场采用机械收获大豆(资料图)。
世界上栽培的大豆,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引进过去的。18世纪以后,中国大豆陆续传入欧洲和美洲,至上世纪50年代,美国大豆产量超过中国,70年代,巴西大豆产量超过中国。如今,大豆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作物。目前,美国、巴西、中国和阿根廷,是世界前四大大豆生产国,总产量超过全球的八成。尽管我国国内大豆产量不低,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据统计,去年国内大豆产量仅有万吨,进口量.8万吨,进口依存度为85。5%。从大豆用途方面来讲,当前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品加工,进口大豆主要用来榨油。目前我国粮食总量在保供给尤其保口粮方面问题不大,但是大豆油料自给率比较低。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几年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通过进口保障供应的风险不断加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做出明确指示,凸显了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挖掘潜力,扩种大豆地从哪里来由于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必须在挖掘现有耕地资源上作文章。大豆在我国广泛种植,因种植方式因地而异,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单作、间套作和轮作等。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以及区位优势等条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一二十年前,在*淮海玉米产区,很多地块都会套种大豆。后来,因为管理、机收不配套等因素,种植户为了机种机收省事,逐渐放弃玉米大豆套种的种植方式。大豆机收现场(资料图)。
近年来,国内多地开始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如德州禹城市,探索出“四二式”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式,也就是种植4行大豆、带2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该模式通过落实“选品种、扩行距、缩株距”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在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地增产大豆多斤,增收至多元。今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万亩(折合大豆面积万亩),扩大轮作规模,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记者:李伟
编辑:兰姬慧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