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也变成了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需要分析天气、种子、人力、物流运输等要素,这让很多人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一些国际品种,涉及到的国家一多就懵了。
但是在期货分析中,有一些信息一旦我们抓住了,就抓住了核心和关键,足够支撑起我们分析结论,剩下的就是持续追踪天气、化肥、运输就可以了,我们今天介绍的就是“大豆种植意向”。
4月1号,USDA(美国农业部)发布了种植意向报告,根据报告,美国大豆种植意向面积为万英亩,高于预期;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万英亩,同比减少4%,创下了4年来的最低;
根据以上的两个数据,对照以前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创下了新高,比年增长了4%,同时,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将会降低。
如果按照目前的大豆种植意愿来计算,今年的美国大豆产量将会达到46亿普摄耳,同时截至3月1号,美国旧作大豆库存总量为19.3亿蒲式耳,同比上涨了24%,这个数据不仅高于市场预期,也比去年同期要高。另一个品种玉米呢,旧作库存同比上涨了2%,影响较小。
因此当这份报告公布以后,市场对大豆期货普遍看空,导致当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下跌,如果我们看信息,不理解其中的逻辑,就很难理解这种情况为什么会持续下去。
农民选择种大豆而不是玉米,主要原因是种大豆的成本相对低,由于俄乌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禁止了部分化肥的出口,这就直接减少了化肥的供应,提高了化肥的价格,要知道,化肥占玉米的成本构成有37%,大豆仅占17%,再说了,种植大豆不需要氮肥,这进一步拉低了大豆种植的成本,那么相同条件下,大豆的种植意愿更高,玉米的价格支撑更强。
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在临时储备玉米售罄后,我国今年的玉米产需缺口可能超过两千万吨,价格可能超过1.5元。同时,进口粮食也指望不上,以玉米为例,受俄乌战争影响,美国玉米进口价格大幅上升。
根据机构数据显示,四月份美国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格为每吨两千八百五十元,涨幅高达百分之十二点二,这种高价在俄乌局势没有缓和的情况下,国际玉米价格就继续保持高企的状态,我国的供应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这种缺口是真实有效存在的。
在当下,受到疫情的影响,部分地方出现了区域性封锁,物流运输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有些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始了减产停机,导致国内玉米期货并没有和芝加哥玉米期货同步上涨,而是出现了滞后的情况。
对于大豆期货来说,尽管美国大豆的产量高于预期,但是美国大豆的收获时间在每年9月下旬到11月底,当前大豆主力合约是9月合约,短期来看,大豆期货强于玉米期货的情况就容易理解了。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豆二期货、豆粕期货和豆油期货当中,豆油的表现可能要更加亮眼,因为乌克兰的葵花子油预期大量减产,会带动其他油脂油料,也就是豆油出现上涨。
总的来看,玉米期货行情分析下来,未来它还是要强于大豆期货的,但是短期来看,大豆期货的表现要更好,尤其是豆油期货,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棕榈油期货。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光看基本面,基本面也有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还是要结合技术分析,并且最终跟着盘面走,做好止盈止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